我们为什么不敢见义勇为?丁丁先生在他的新浪BLOG中详细地论述了国民不敢见义勇为的五大社会原因,即外部原因,非常具有现实意义,非常贴近老百姓的生活,但他忽视了国民性的问题,即忽视了内部原因。这不能不说有些遗憾。
国民性是自五四以来,以鲁迅为代表的进步知识份子所提出的概念,旨在探索国民灵魂最深处的劣根性。鲁迅在《阿Q正传》、《孔乙己》、《药》这些小说中都对国民劣根性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无情的批判。
中国人的劣根性有很多表现,比如:奴性、卑怯、爱面子、做戏、无特操、精神胜利法等等。而在这所有的特征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丧失了血性!
如果有了血性,中国人怎么会让日本人在自己的土地上杀害同胞,自己还要去参观?如果有了血性,阿Q如何会用“儿子打老子”的话来自我欺骗?如果有了血性,怎么会有一个小偷行窃,而上千人在旁边若无其事地欣赏?如果有了血性,即使是医院倒闭,医生失业,也不会看着见义勇为的英雄死在自己医院的大门口啊!如果有了血性,我们谁还会在见义勇为的关头去计算见义勇为的经济成本?其实,这种成本根本就无法计算,也不需要计算。如果真的要计算成本,我们不妨这样来想一想:当我们这个社会人人都害怕见义勇为的时候,就是我们这个社会人人自危的时候,就是人人都生活在恐惧中的时候。这个成本,才是我们每个人都不敢想象和无法面对的。
是的,中国人不是都丧失了血性。当那些还没有丧失血性,在各种危急关头挺身而出的国民出现在公众的面前时,媒体就像看见稀世珍宝大熊猫一样不断地炒作。而这种炒作行为本身就说明我们民族的血性早已经到了非拯救不可的境地了。
不敢见义勇为就是民族血性逐渐丧失的表现。从国家的角度讲,丧失血性就是中华民族在近代不断受凌辱的根源,而中华民族之所以在抗日战争中爆发出顽强的生命力,就是民族血性在生死关头终于被激活的结果。中国在新世纪——这个中国人的世纪里,如果不能很好地保存我们民族宝贵的血性资源,而一味地为自己的懦弱寻找外部的借口,一味地为了稳妥而放弃必要的主动出击,一味地被动防守,那么21世纪成为中国人的世纪的说法就不过是一种自我陶醉的幻觉罢了。
我不是不想见义勇为,而是我不敢见义勇为,因为我很久看不见自己的血性了!
(2009、10、23中午修改)
更多精彩话题请光临我的新浪BLOG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