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要杀爸爸的女生

(2009-10-09 14:21:42)
标签:

育儿

家庭

亲子关系

父亲

爸爸

教育

分类: 纸质媒体发文归档

    肖老师:您好!

    我遇到这样一个学生:在她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异,后来父母又都再婚了,她跟着父亲生活。她父亲对她不好,现在只有奶奶对她不错。她父亲还经常打她奶奶。我从她的语言里感觉到她对她的父亲恨之入骨。她现在读初三了,我在她初二的时候教过她一年,也许我比较和善,所以从那时候开始她经常会来找我,说有关她自己的事情。她说她把我当成“妈妈”,她是为我而活。但时间长了我发觉她很固执,而且思想非常极端。有时候会打电话告诉我,她逃课了打架了。有时候又告诉我她想自杀,或者说要把她爸爸杀了。每一次我都开导她,但只要我稍微说话不符合她的意图,她就会对我大喊大叫。说实在的我以前是想帮她,但我发觉我真的无能为力,而且我现在都变得有些害怕她来找我,我该怎么办?
    希望您能帮助我!

                                  某中学吴老师

     回复:

     您是一个很有爱心的老师!但一个老师,光有爱心是不行的,还要经常自我反思,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和自己的爱的方式!

    您的爱对这个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情——恕我直言啊!因为您的爱其实是在强化她的控制欲。而她这种极强的控制欲很可能是来源于她的父亲——她所说的父亲打奶奶的事情,可能就是她父亲控制欲的极端表现。她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当然不可能学会真正的爱,而只能是学会了控制与反控制。在家庭,她需要反控制——她的打架逃学就是她反控制的极端表现;在学校,她就渴望控制了,而您非常不幸地就成为了她控制的对象。她说为您而活,是她在用正面的语言控制您!她说要杀爸爸,她大喊大叫,则是她用负面的语言在控制您。可惜的是,您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您只是感觉到了她内心的痛苦,而没有意识到她真正的心理需求。

    那究竟该怎么去帮助这个学生呢?

    首先,要详细了解这个孩子在家庭的情况,不能单方面听她说家长的坏话。同时,加强和学生父亲的沟通,帮助学生的父亲转变教育方式,变专制型的亲子关系为民主型的亲子关系。亲子关系和谐了,师生关系才能真正地充分地和谐!

    其次,自己在和这个学生交往的过程中尽可能提供一个和谐民主的人际关系的示范,切不可让这个学生在和您的交往过程中重现家庭的人际关系模式。具体来说,就是您不能被她所控制——当然,这种心理上的控制,一个初三的学生还不可能意识到,完全是无意识的,您也不能怪她!比如,她说,她是为您而活的时候,您不能有丝毫的高兴,而要十分平静而坚定地告诉她:我不需要你为我而活!我们每个人首先要学会为自己而活!如果你真的为我而活,我只会感到悲哀!再比如,她说要杀爸爸的时候,您可以冷酷地对她说:可以啊!需要不需要我帮忙?当她大喊大叫的时候,您可以说:什么时候叫累了喊累了的话,告诉我一声啊,我们再接着谈!然后就坚决不予以理睬!当师生关系回归到理性的轨道之后,您就可以在生活与学习上给她更多一些关爱了。

    相信在理性的爱的光芒照耀下,她一定能学会感受爱!一定能学会如何去爱!

    最后,如果有可能,可以指导家长和孩子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具体指导方式如下:1、微笑面对孩子。微笑是人内心情感世界的自然流露,它体现着快乐、自信、友好、积极、关爱、支持、信任和尊重。微笑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无论是对于成人,还是孩子都具有积极作用。特别是在家长同孩子的沟通方面,所起的作用就非同一般。在一个快乐的家庭里,处处充满着微笑。当孩子的成绩不十分如意或考试失败、偶然犯错误,或遇到挫折的时候,微笑就如同镇静剂一样,能安抚孩子的心灵,缓解孩子的压力。2、.改变语言模式。要把命令和谴责的语言、贬低和批评的语言、挖苦的语言、侮辱和漫骂的语言、威胁和恐吓的语言、甚至是情感敲诈式的语言、收买、贿赂和讨价还价式的语言转变为关爱督促的语言、肯定、鼓励和希望的语言、积极暗示的语言以及尊重的语言。

    (发表于《心理医生》2009、11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