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我们老祖宗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等真理,现在的教育学者追求“不打骂孩子,要用怀柔政策”教育孩子,究竟什么才是对孩子最好呢?
日前,姐姐去参加她10岁女儿的家长会,会中学校老师说起某学校一个三年级的老师批评了某学生几句,那学生受不了竟然跑到楼上跳下去了、、、、、、由此,可以反映出现在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多么的弱,一点点的挫折打击就受不了,所以最后老师要求各位家长日后对自己的孩子该打就打,该骂就骂,实在是听话的不得了孩子也要尽量找他们的毛病多管教他们,目的就是让孩子心理素质有所提高,你怎么看这个问题,你觉得这样能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吗?你会支持吗?
肖军回复:
对老师的这种观点,我很寒心!
打孩子在某些时候某种特定的条件下,是可以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问题是:即使是提高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这也不是最好的方式啊!况且,这种方式所引发的一系列负面效应是极其巨大的。一个人民教师这样给家长支招。家长们!你们不感到恐怖?
我并不是反对父母在适当的时候有分寸地有控制地给一点体罚,但我强烈反对用体罚提高孩子的什么承受能力!这种说法是多么虚伪和无能啊!提高孩子的承受能力有无数的途径!在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上都可以培养!怎么就必须要用打来培养呢?
最后,我再说一说那个跳楼的孩子吧!
如果他的父母打他,他是不是就不跳楼了。“啊!爸爸妈妈打我了,我不能跳楼了!否则,我对不起爸爸妈妈的巴掌啊!”——那真是讽刺啊!恐怕这个孩子跳得更早一点吧!
孩子要跳楼了,孩子的心理问题肯定是非常严重了。作为老师,你反思了自己的责任没有?孩子已经到了跳楼的边缘,你还批评他,不说你残忍,只说你冷漠吧!孩子已经跳楼了,还有老师对家长说:是你们打少了的。则不能不说这个老师没人性了!
连人性都没有了,还有什么资格谈教育,谈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