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投资圣经(39)

标签:
道德经哲学历史人性投资 |
分类: 原创类 |
第三十九章
[原文]:
昔之得一者: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
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其致之。
天无以清将恐裂;
地无以宁将恐废;
神无以灵将恐歇;
谷无以盈将恐竭;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
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jué)。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榖(g)。
此其以贱为本耶,非乎?
故致数舆(yú)无舆。
不欲琭(lù)琭如玉,珞(luò)珞如石。
[简译]:
往昔曾得到过道的:
天得到道而清明;
地得到道而宁静;
神(人)得到道而英灵;
河谷得到道而充盈;
万物得到道而生长;
侯王得到道而成为天下的首领。
推而言之,天不得清明,恐怕要崩裂;
地不得安宁,恐怕要震溃;
人不能保持灵性,恐怕要灭绝;
河谷不能保持流水,恐怕要干涸;
万物不能保持生长,恐怕要消灭;
侯王不能保持天下首领的地位,恐怕要倾覆。
所以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
因此侯王们自称为“孤”、“寡”、“不谷”,这不就是以贱为根本吗?不是吗?
所以最高的荣誉无须赞美称誉。
不欲求琭琭晶莹像宝玉,而宁愿珞珞坚硬像山石。
[释义]:
这一章讲“道”的普遍意义。前半段段论述“道”的作用,“道”是构成一切事物所不可或缺的要素,如果失去了“道”,天地万物就不能存在下去。后半段由此推及到人间,告诫统治者只有从“道”的原则出发,并常“处下”、“居后”、“谦卑”,即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没有老百姓为根本和基础,就没有高贵的侯王。
投资理念就是投资者的“道”。投资者持有什么样的投资理念,是由其思想、性格、阅历及学识所决定的。不管坚持什么样的投资理念,都要主客观相符,知和行统一,并且一以贯之,而不能这山看着那山高,频繁变换。不能既学巴菲特又学索罗斯,二者是鱼和熊掌的关系不可兼得。
天得到道而清明;地得到道而宁静;神(人)得到道而英灵;投资者接近道就轻松了,没有那么多不切实际的想法了,就会将复杂的事情变简单。会把低成本看成是第一重要的事。这里的低成本一方面是指经济上的,另一方面是指身心健康的。如果成本过高影响到身心健康了,那赚了钱还有可能上医院。不如用千里挑一的标准挑选一到三只股票,长期跟踪观察,再从中精选一只股票半仓操作,涨了卖点,跌了买点,不大涨不大跌就等待点。最简单的、最笨的方法也许是最有用的方法,要善于把复杂的问题弄得简单,而不是相反。从了解的或容易了解的股票入手,对那些“故弄玄虚”、“花样翻新”、“雾中看花”类的股票不要去碰。有时常识比理论更可靠。
股市中获利的永远是少数人。所以成功者必定是一个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的人。当多数人疯狂时,要保持几分清醒和警觉,当多数人恐惧时,要有足够的胆量。不要博消息,那不是散户的优势;不要轻信各路股评,股评者中假内行居多;不要沉湎于指标,那是价格走出来的符号;不要迷信概念,那可能是设置的陷阱。“人弃我取,人取我予”,自觉地做股市的少数派,远离热闹与喧嚣,享受孤独与寂寞,细心做功课,耐心练内功,信心向未来。
朱国政的微信订阅号:
前一篇:《道德经》:投资圣经(38)
后一篇:《道德经》:投资圣经(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