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道强
王道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880
  • 关注人气:15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甪直:“未厌”的水乡之梦——江南六大水乡古镇纪行(七)

(2021-04-28 22:21:46)
标签:

水乡古镇

江南

甪直

万盛米行

梦里水乡

分类: 旅途散记

甪直:“未厌”的水乡之梦

——江南六大水乡古镇纪行(七)

一水孕一乡,风物育人情。

富庶温润的江南大地,星罗棋布的河道湖泊间散落着的水乡古镇风情,在历史和岁月的积淀中形成了不同于北方的江南水乡遗韵。一般而言,周庄、乌镇、同里、西塘、南浔和甪直被誉为是传统的江南六大水乡古镇。从2001年春天走进 “江南第一水乡古镇周庄”开始,我的心大概就永远停留在了江南。

周庄是我去的第一个水乡古镇,认识周庄缘于已故画家陈逸飞先生的那幅油画作品《故乡的回忆》,他画的是周庄的双桥。此画后来被美国西方石油董事长购得并在访问中国时作为礼物赠送给邓小平而名声大震,并于同年成为国际邮票展的首日封。与此同时,古镇周庄也随之声名鹊起蜚声内外。一时间,络绎不绝的游客涌入周庄。我曾在周庄双桥处驻足了很久,设想过未来生活的种种可能性。因为曾在上海当兵的经历,对长三角情有独钟。或许有一天我会重返上海——不知道为什么,冥冥之中我总是有这种预感。

随着周庄的兴起,江南其它水乡古镇也不甘示弱。其后乌镇也因一部电视剧的走红而成为旅游热地。不得不说,我为水乡古镇的风景所沉醉所痴迷。那水那桥,还有那枕水而居的人家,它们离繁华的城市都不是很远,距离上海不过是百公里的车程。在现代与古朴、喧嚣与宁静之间,江南水乡古镇如同是时空中的坐标,把水韵与乡愁恰到好处地融汇于一体。离开周庄以后我就萌生一个心愿:边走边看,一定要走完六大水乡古镇。当年去周庄的时候还生活在北方之城青岛,如今20年过去了,水路迢迢,“回忆”一步步变成了“故乡”。

甪直古镇,就是作家叶圣陶的小说《多收了三五斗》所描述的地方。当年的万盛米行旧址还在,只是不在收米了,而是收门票——以其旧址为基础修建了甪直水乡农具博物馆。《多收了三五斗》一文配合着绘画插图,全文一字不落地挂在墙上。重读回味,恍若隔世。旧时岁月仿佛就在眼前,只是河埠头上的“敞口船”和戴“旧毡帽的朋友”再也看不见了。

水乡古镇的特色,水是不必说的,随处可见的小桥是其最好的诠释。一踏进甪直,便见一座长长的桥,两侧人行道是廊,中间是车道,曰甪直桥。过桥后见一巨大的石雕,上立一怪兽,面如龙狮,顶一长一短两只角。石刻曰:甪端。旁有介绍:甪端,传说中的一种神异之兽,日行一万八千里,懂得四方语言,知道远方之事,形如狻猊,专蹲风水宝地。莫不成,这便是甪直地名的由来?谁说水乡古镇大同小异,在走过大大小小十几个的古镇中,源起怪兽之说,甪直好像还是第一个。

甪直的“古”更是值得圈点,几乎与白发苏州同龄,迄今有2500多年。其古老的历史文化,在镇中千年古刹宝圣寺即可见一斑。寺院有千年银杏三株,其中一株的树龄达1500多年。千年银杏是保圣寺“三绝”之一,另外“两绝”分别是百年枸杞和百年古紫藤。印象中枸杞大多是生长在干旱地带,在潮湿的水乡环境中能生长百年,实属罕见。草木有情亦有理,怪不得东晋大将桓温北伐途中看到自己少年时亲手栽下的柳树后折枝大哭痛泣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人比树木老得快,这一典故后来被两个人作文引用,寓意时光飞度,感叹生命苦短。一个是庾信《枯树赋》,一个是辛弃疾《登建康赏心亭》。“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辛弃疾是我在40岁以前最喜欢的词人,他上马提刀杀贼的豪气,下马家国天下的情怀曾在一些生活黯淡的日子抚慰了我的信心和勇气。

百年古紫藤攀爬在保圣寺古物馆前的一个过道之上,藤曼弯曲回绕交缠攀援。“蒙茸一架自成林”,主杆粗拙遒劲枝繁叶茂,浓绿间紫色的花朵灿漫荡漾。老藤新花,令人不胜感慨。穿过此过道,便是保圣寺西院。院内有叶圣陶纪念馆,一南一北处是叶圣陶和陆龟蒙的墓地。甪直是叶圣陶实践教育大施拳脚的地方,对于陆龟蒙,则是他晚年隐居的所在。因甪直有甫里之称,陆龟蒙自号甫里散人。可见入世与出世不在环境,不在事功成败,而在心境。在同一个地方,不同的人做了完全不同的选择。

与之前去周庄、乌镇、同里、西塘和南浔不同的是,这一次来甪直没有开车,是乘坐地铁公交低碳出行——这是家住上海的福利。从青岛举家迁徙上海已经近满10年,走出家门,滑脚一两个小时便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置身水乡古镇的幽静和恬美之中。遥想很多年前游古镇时还生活在北方青岛,每一次舟车劳顿都要奔波至少三五日。过去即远又近,在兜兜转转移步换景之间,江南水乡古镇已成近水楼台。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摩诘的诗道出了水到渠成,超然物外的洒脱和悠远。20年水乡缘,江南路,且行且知,且知且思,且思且欢喜。

甪直:“未厌”的水乡之梦——江南六大水乡古镇纪行(七)

甪直古镇

甪直:“未厌”的水乡之梦——江南六大水乡古镇纪行(七)

甪直桥

甪直:“未厌”的水乡之梦——江南六大水乡古镇纪行(七)

甪端

甪直:“未厌”的水乡之梦——江南六大水乡古镇纪行(七)

20年水乡缘

甪直:“未厌”的水乡之梦——江南六大水乡古镇纪行(七)

保圣寺


甪直:“未厌”的水乡之梦——江南六大水乡古镇纪行(七)

百年紫古藤

甪直:“未厌”的水乡之梦——江南六大水乡古镇纪行(七)

清风亭

甪直:“未厌”的水乡之梦——江南六大水乡古镇纪行(七)

保圣寺出口

甪直:“未厌”的水乡之梦——江南六大水乡古镇纪行(七)

水乡音韵

甪直:“未厌”的水乡之梦——江南六大水乡古镇纪行(七)

梦里水乡

甪直:“未厌”的水乡之梦——江南六大水乡古镇纪行(七)

临水而居

甪直:“未厌”的水乡之梦——江南六大水乡古镇纪行(七)

农具博物馆

甪直:“未厌”的水乡之梦——江南六大水乡古镇纪行(七)

万盛米行

甪直:“未厌”的水乡之梦——江南六大水乡古镇纪行(七)

江南文化园

甪直:“未厌”的水乡之梦——江南六大水乡古镇纪行(七)

小桥流水

甪直:“未厌”的水乡之梦——江南六大水乡古镇纪行(七)

古朴自然

甪直:“未厌”的水乡之梦——江南六大水乡古镇纪行(七)

水乡往事

甪直:“未厌”的水乡之梦——江南六大水乡古镇纪行(七)

深宅岁月

甪直:“未厌”的水乡之梦——江南六大水乡古镇纪行(七)

恬静悠然

甪直:“未厌”的水乡之梦——江南六大水乡古镇纪行(七)

沈宅

甪直:“未厌”的水乡之梦——江南六大水乡古镇纪行(七)

古镇廊桥

甪直:“未厌”的水乡之梦——江南六大水乡古镇纪行(七)

古镇街景

甪直:“未厌”的水乡之梦——江南六大水乡古镇纪行(七)

水乡风情

甪直:“未厌”的水乡之梦——江南六大水乡古镇纪行(七)

诗情画意

甪直:“未厌”的水乡之梦——江南六大水乡古镇纪行(七)

园林写意

甪直:“未厌”的水乡之梦——江南六大水乡古镇纪行(七)

绿意盎然

甪直:“未厌”的水乡之梦——江南六大水乡古镇纪行(七)

古色甪直

甪直:“未厌”的水乡之梦——江南六大水乡古镇纪行(七)

古戏新唱

甪直:“未厌”的水乡之梦——江南六大水乡古镇纪行(七)

遗风犹存

甪直:“未厌”的水乡之梦——江南六大水乡古镇纪行(七)

走向未来

甪直:“未厌”的水乡之梦——江南六大水乡古镇纪行(七)

古镇春天

甪直:“未厌”的水乡之梦——江南六大水乡古镇纪行(七)

廊桥绕波

甪直:“未厌”的水乡之梦——江南六大水乡古镇纪行(七)

古镇新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