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泾的风景(1)吴越春秋

标签:
枫泾古镇文化江南水乡吴越界河春秋吴越 |
分类: 旅途散记 |
枫泾的风景(1)
吴越春秋
最轻松的旅途莫过于说走就走——去枫泾,便是如此。早餐之后闲来无事,拎起背包出发。单车转地铁,地铁换公交,两个时辰不到,枫泾到了。
现在的枫泾古镇隶属于上海市金山区,位于沪上西南门户,与沪浙五个区县(金山、松江、青浦、嘉善和平湖)交界相接,也可以称之为“战略要地”了。在历史上,枫泾因地处吴国和越国交汇之地,所以历来有吴越名镇之称。吴越两国以河为界——河北属于吴国,河南属于越国,也就是现在的江浙之分。在上海开埠之前,北域属于江苏松江府,南域属于浙江嘉兴府。历史演绎往往波澜起伏,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后来吴越分界之河变为南北两镇分治,再后来南镇并入北镇统属于江苏省松江县枫泾区,又后来(1958年)统一划归上海市,也就是今天的枫泾。以后会不会再分开呢?谁知道,一切皆有可能。
界河是枫泾古镇的历史见证,也是枫泾古镇最具特色的地理标签。作为江浙界首的文化现象,枫泾可谓独步江南。吴越文化再这里交汇融通,形成了融合发展的地域结构。我去枫泾主要也是冲着吴越界河的源头去的,脚步一迈进古镇,第一个寻找的便是界河。有时候,源头便是去处。
一进镇子就见一桥,桥下即是延展河道,河水两岸布满各色店铺,这也是水乡古镇的统一格调,枫泾自然也不例外。桥头有一爿门面小店曰“桥头人家”,上去询问界河何处?想不到中年店主特别热情,放下手中的活儿特意走出来给我指点方向。然后似乎看出我是“孤立无援”的“独行客”,又把一个貌似镇中管理人员介绍给我,以便于我进一步咨询。果然在他们两人的帮助下,我迅速勾勒出路线图:沿河行走,先河后街。作为感谢,也作为一种心情表达。晌午过后,当我绕古镇一圈行走完毕后特意回到“桥头人家”,吃了他家的臭豆腐河萝卜丝饼,善始有善终。
从枫溪长廊进去,行走不过百米左右,即可见吴越界碑,上面碑文记录了枫泾南北分治的历史。斗转星移,日月交替。光阴一下子过去了两千多年,吴越界河依然尚存。站在界河桥上,一步春秋,两脚吴越,真是别有味道。时间无情,岁月有意。古镇枫泾市河静流,这一刻你会想到孔夫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道出的是一种多么深情地宇宙气象和超然哲学。
除了吴越界河的独一无二,枫泾值得一提的还有枫溪长廊。弯弯曲曲连绵数百米,依河而建,遮风挡雨防晒。也就是说无论春夏秋冬,不管任何一个季节来枫泾,长廊都会给你最舒适的庇护。长廊挂满了灯笼,一边是河道,一边是各色店铺。走在里面,一边徜徉一边欣赏风景,特别有江南水乡的古朴和宁静。我来的时候正逢下雨,古镇河面飘洒着星星点点的水花,长廊内叫买与叫卖彼此起伏,荡漾着远远近近的市井风情,十分惬意。
会心处不必在远,能在现在的空间里看到过去的时间,便是情趣盎然。
古镇景区入口
青枫街依河贯穿南北
廊桥春色
市河
沿河而建的枫溪长廊
吴越界河
界河碑
界石
界河分南北
界河
界河桥
界河桥往南
界河桥往北
长廊、游船和店铺
回望与前行都是风景
你坐在船上看风景,船也成了别人的风景。
长廊咖啡馆,带着古镇的古香味儿
有的长廊被绿树掩映
拐角处,长廊小吃店
一边是茶肆酒馆,一边是古韵悠扬
俯瞰古镇
依河而建的长廊环绕整个古镇河道
枫泾三桥交汇处
北栅牌楼
南镇牌楼
泰平桥
乘坐人力车离开去赶公交,古镇一日慢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