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蒋草木园(1971) ------ 假奓包叶

标签:
植物摄影 |
分类: 绿色王国 |

学名 Discocleidion rufescens (Franch.)
Pax et Hoffm.
中文名 假奓包叶
假奓(读作zhà)包叶,大戟科假奓包叶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小枝、叶柄、花序均密被白色或淡黄色长柔毛。叶互生,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7~14厘米,宽5~12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圆形或近截平,稀浅心形或阔楔形,边缘具锯齿,上面被糙伏毛,下面被绒毛,叶脉上被白色长柔毛,基出脉3~5条,侧脉4~6对,近基部两侧常具褐色斑状腺体2~4个,叶柄长3~8厘米,顶端具2枚线形小托叶。雌雄异株,无花瓣。总状花序或下部多分枝呈圆锥花序,长15~20厘米,苞片卵形,雄花3~5朵簇生于苞腋,花梗长约3毫米,花萼裂片3~5,卵形,雄蕊35~60枚,花丝纤细,腺体小,棒状圆锥形;雌花1~2朵生于苞腋,苞片披针形,疏生长柔毛,花梗长约3毫米,花萼裂片卵形,花盘具圆齿,被毛,子房被黄色糙伏毛,花柱长1~3毫米,外反,2深裂至近基部,密生羽毛状突起。蒴果扁球形,直径6~8毫米,被柔毛。花期4~8月,果期8~10月。据《中国植物志》记载,产于甘肃、陕西、四川、湖北、湖南、贵州、广西、广东。《浙江植物志》第3卷补遗和《浙江种子植物检索鉴定手册》记载了一个毛果假奓包叶(Discocleidion
ulmifolia var.
trichocarpum),谓花序、花萼、蒴果均被毛,托叶较长,这些性状与假奓包叶区别似乎不大,推测为同物异名,故仍从《中国植物志》。当然,推测仅仅是推测,作为严谨的学术鉴定,需要查看模式标本和原始文献才能下断语,所以只好暂时先这么定,以后有反证的话另说。虽然《中国植物志》没有提及浙江,但可以据此认定,假奓包叶属在浙江确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