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摄影ABC ------ A 了解数码相机

(2009-07-13 06:16:32)
标签:

摄影

器材

休闲

分类: 摄影漫谈

 

摄影ABC <wbr>------ <wbr>A <wbr>了解数码相机

摄影ABC ------ B 怎样把照片拍清楚

摄影ABC ------ C 让你的照片变得更美


常常有一些初涉摄影的朋友来问我,怎样才能拍得清楚。也常常有些朋友,照片拍得稀里糊涂,总是怪相机档次低。一问,其实他连怎样对焦都不知道,相机所附的说明书从来没看过。


战士要打仗,必须学会放枪;农民要种田,不能不懂犁耙怎样用;你要拍照,相机就是手中武器,必须知道一些相关的基本知识和用法。


相机的发明,有百余年的历史了,相机进入中国是清朝末年,也有百来年了。以往的相机,是以胶卷作为感光材料的,所得影像都记录在胶片上(存有影像的胶片称为底片),拍摄后通过冲洗等暗房操作印到相纸上,才能为大众所欣赏。


现在的相机,光学原理没变,影像记录方式却变了,镜头探测到的影像,以数码形式在CCD或CMOS等电子“底片”上感光成像,然后记录于相机的存储卡上。拍摄效果可以在相机屏幕上当场回放显示,回家后可以把所得照片搬到电脑里进行后期加工处理。由于相机应用了电子数码技术,主要是影像信息以数码方式存储在电子元件上,所以这类相机被称作数码相机(Digital Camera,广义的DC),而传统的相机就被对应称为胶片相机。


DC的优势很多,一是可以当场看拍摄效果,若不满意,可以立即重拍,以获取满意效果,这一点对于摄影新手的经验积累和学习特别有用;而传统的胶片相机,必须冲洗后才知道拍的照片好不好,若有不满意,往往难以事后补救,只有后悔的份。二是调节灵活,比如感光度(ISO),胶片相机的调节单位是卷,而数码相机的调节单位是张,也就是说,胶片相机每一筒胶卷拍摄的几十张照片所使用的ISO是完全一样的,数码相机拍摄的每一张照片都可以根据现场情况进行个别调整,以确保曝光适度和影像清晰。三是后期成本低廉,这就不用多说了,大家都明白。


胶片相机也有它的优势,比如卤化银分解成像提供了分子级的精度,从而保证照片画质细腻,这是电子数码技术目前还无法企及的,哪怕是千万像素的DC,也还差得远。所以某些摄影发烧友或专业摄影师,仍然钟情于传统的胶片相机。


对于我们日常拍摄来说,DC的成像质量足够满足大众需要,数码取代胶片是大势所趋,不久前,柯达公司宣布关闭其胶卷生产线,就是一个例证,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那是曾经辉煌的胶片时代结束的标志。


目前市场流行的数码相机,按其功能,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是镜头与机身一体化的消费类数码相机(狭义的DC),其主要特点是小巧轻便,操作简单,易于携带,另外价格也相对低廉,适于旅游和一般场景记录,目前主流机型像素均达到1000W以上。根据不同用途,又可分为常规家用机型、轻薄机型(俗称卡片机)、长焦机型等不同的机型群,每个机型群都有不同的品牌和机型可供消费者选择。


另一类是可更换镜头的数码单镜头反光相机,简称数码单反(Digital Single Lens Reflex,缩写为DSLR),其优点是感光面积大,可根据需要更换最适用的镜头,快捷的响应便于抓拍,卓越的手控能力以及强大的扩展功能,例如外接特殊的闪光灯、定时遥控器等等,因此能得到更优质的照片,但缺点也是明显的,那就是体积和重量远大于DC,携带不便,机动性变差,并且操作相对复杂,价格也较高,考虑镜头、脚架、闪光灯等配套器材,费用投入会更高。


现在又出现了可更换镜头的DC,还有其他的一些专业相机。不过,有的还是新生代,技术还不够成熟;有的过于专业,价格高昂,用户不是很多。这些一时都不会成为市场主流。我们日常所见,绝大多数还是上面说的这两类。


对于摄影初学者来说,比较合理的选择是从DC入手,主要理由就是易学易用,价格低廉,而其功能足以满足需要,特别是尚无经济收入来源的大中学生更是如此。DC适于你练手,等你把DC应用纯熟了,到时候经济条件宽裕了,再上手DSLR更合适。不然,基本技术都没学会,花数千元甚至上万元,买来高档机当傻瓜机用,等你学会了,这机子也该淘汰了,划不来,对不?


假定你现在选择了DC,那么,接下来就是买什么样的DC好。这也是常常有人提问的问题。


人无完人,相机也一样,各有各的长处和短处,并非贵的一定好,关键是适用。比如,拍摄风景需要广角,所以选择品牌和型号时,要重点看它的广角性能好不好;喜欢拍动物或体育活动的,需要较快的拍摄速度,所以应选择开机快、连拍快、存储快、快门时滞(从按下快门到快门动作发生的时间差)小的的相机;我自己常常拍摄野生动植物,需要的是焦距长的相机,以便在不惊扰拍摄对象的情况下,在较远距离上把鸟儿、昆虫等细小物体“拉近”来拍清楚。所以,在选择相机前,你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需求,那就是问问自己,“我买这台相机,主要用来拍什么,需要兼顾拍什么?”。需求明确了,相机才能适用对路,才能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发挥它的最大效能。


举例来说,假如以植物为主要拍摄对象,你选择DC,要考虑的主要是这几个性能:


1、微距要强。因为你常常需要拍摄植物的细部特写,比如花粉囊、柱头、萼片、腺体等,微距功能差就拍不清楚这些细小特征。好在这方面,市场上流行的绝大部分DC都可以胜任,这是DC的优势,至少不逊于DSLR。

2、焦距要长。焦距短了,你只能拍小草,遇到高大乔木,你就拍不清楚。或者野外地形限制,你无法接近拍摄时,长焦距会带给你很大方便。现在好的长焦DC,光学变焦能力超过20倍,最大焦距在500毫米甚至600毫米以上,足以把高大乔木的上部树叶拍清楚。

3、要有防抖功能。这个主要是为了在光线不足情况下保证成像清晰。光线明亮时,曝光时间短,一般不会发生图像模糊的问题。光线昏暗时,曝光时间长,由于相机的震动或拍摄对象的移动,常常会造成图像模糊,严重的会成为废片。有条件时可以使用三脚架以稳定相机,但三脚架的使用,有时会受到地形、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并且增加了外出背负重量。防抖功能并不万能,但在没有三脚架情况下,可以减轻弱光拍摄带来的图像模糊程度,提高出片质量。拍摄植物,常常会在阴暗的密林下,光线不足的情况很常见,这个功能很重要,选择相机时一定要查明有没有这个功能。

4、色彩真实。若是把绿叶拍成黄叶,那就失去了真实性,这是不言而喻的。绝大部分DC这方面现在都能满足要求。

5、像素。目前主流机型,一般都在1000W以上,够用了。像素高些,利于后期裁剪作二次构图,但感光元件面积大小对成像质量的影响至少不小于像素。所以不要听信经销商的吹嘘,不要以为像素越高越好,而要多方面去综合分析相机性能,特别是和你的拍摄用途有密切关系的那些指标。


相机还有其他的一些参数指标,比如连拍速度、视频摄录功能、自重、外观造型、电池类型等等,这些指标与植物拍摄关系不大,若是你腰包鼓胀,可以选最好的;若是囊中羞涩,这些次要方面不考虑也没关系,抓住上述主要性能就行了。我认识的某个朋友,买相机时苛求视频摄录要清楚,要时间长、容量大,相机到手,实际上就是拍照片,用了两年相机,从未拍过视频 ------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从厂商这方面来说,提供这些功能,必定需要成本,消费者必须为此付出代价。而以消费者角度来看,花钱要物有所值,实际需要的方面,要舍得花钱;用不上的功能,买了也是白花银子。


当然,要是你有一定摄影技艺,经济承受能力也没问题,从DSLR直接起步也是可以的。这不能一概而论,而是因人制宜。


倘若你选择DSLR,那么,机身和镜头又该作何考虑呢?主要也是根据拍摄需要和可承受经济能力决定。我是这样把握的:


1、机身满足拍摄需要即可,不必盲目追求高档豪华。全画幅自然有全画幅的优势,用来拍摄野生动植物却不见得比APS画幅更强,因为野生动植物不容易接近,也不听你摆布,原始照片常常需要裁剪才能出成品,一经裁剪,CCD的全画幅优势最终无法在照片上得到体现,和未经裁剪的APS照片有何区别?此外,机身的更新换代很快,新技术新机型层出不穷,你今天买来最好的相机,半年后也许又落后了,难道你拍半年又换新机?这样换机,岂有止境?我的尺度,一是以自己可承受的经济能力为前提;二是根据拍摄需要选择合适档次;三是不要最新,也不要陈旧,只买上市半年到一年的次新机型。刚上市的最新款,往往意味着价格虚高,也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技术缺陷,厂商过后不久常会发布更新的固件新版本,就是证明。这也难免,新产品设计制造,谁能保证绝对没问题呢?只有经过市场和用户的实际使用考验,才会暴露缺陷,逐步完善。我没有必要出高价为厂商当试验品。而上市过久的产品,一般是即将淘汰的产品,具有更好性能的下一代产品甚至下二代产品已上市,拒绝新技术成果而选用落后产品,价格虽便宜,但将来维修可能成问题,这显然是非理性的选择,我不取。


2、镜头选择的依据,首先是拍摄需要,其次是经济承受能力。这顺序和机身掉了个头。因为不同的拍摄题材,需要不同的镜头来对付,这正是DSLR的优势。每种镜头各有其适用领域,选对了,用其所长,才能发挥优势出好片。如果你只想“一镜走天下”,那何必上DSLR,小DC岂不更方便。如果你常常需要拍摄花蕊、腺体、皮孔、托叶之类的植物细部,推荐焦距在50至100毫米之间的定焦微距镜头;若是以昆虫摄影为主,则可选择焦距150或180毫米的微距镜头;假如你对成像质量要求不是太高,只是拍些旅游纪念照片之类,那可以选购使用方便且相对便宜的变焦镜头。倘若你拍摄题材宽广,那需要逐步添置不同镜头,组成适应不同需要的镜头群,镜头与镜头之间,要考虑焦段、性能的互补性。至于用原厂还是副厂产品,我的建议是在可承受范围内尽量买好些,因为上DSLR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出片质量(否则用小DC可矣),而镜头对成像质量的影响大于机身;而且镜头可以长期使用,保值性也比机身好得多,值得作重点投资。


说了这么多,有人又来问了,你说得太抽象,初学的还是选不好,你倒是推荐一下具体品牌和型号呀。这个问题真的不好回答。一是容易被人当成广告,仿佛我收了哪个厂商的广告费似的;二是个人经验和偏爱总有局限性,未必放之四海而皆准,万一用得不好,或者凑巧遇上产品质量问题,会招骂,人家会说,就是听了你老兄的推荐,才给我招来那么多麻烦。如果你一定要我推荐,那咱们私下里说吧,真遇上相机坏了可别怪我,嘿嘿。


回到本文开头的问题,“怎样才能拍得清楚”,了解数码相机,选择适用对路的相机,这只是第一步。相机到手,接着就是你的拍摄技艺问题了。这个问题,咱们且听下回分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