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油价的说辞

(2009-07-05 10:00:36)
标签:

油价

市场

公信力

学术良心

分类: 社会万象

关于油价的说辞

国际油价上涨时------中国的石油资源有限,进口依赖度达到50%,国内油价必须和国际接轨,走市场化改革之路,不然,原油与成品油价格倒挂,炼油企业难以承受。提价的同时也促进节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结论:国内油价涨得有理。

 

有人质疑,国际油价下跌时,国内油价为啥迟迟不跌;或有人质疑,为什么中国人的收入只有美国人的几分之一,而成品油价格却比美国还高时;还有人质疑,中石油、中石化这样的垄断巨头,每年赢利上千亿,为什么还要纳税人掏几百亿腰包通过国家财政补贴他们时------不要忘了中国国情,中国企业的炼油成本高,储运零售成本(利润)高;中国的成品油价格包含养路费,和美国不一样,不具有可比性;市场化改革必须循序渐进,不可能一蹴而就,等等。结论:国内油价高得正确,消费者对高油价的抱怨是错误的,因为你忘了中国国情。

 

综合起来是这样,国际油价涨了,国内油价跟涨,而且涨得更狠,幅度更大;国际油价跌了,国内油价扛着不跌,实在不行就象征性微降几分钱。总之是跟涨不跟跌,涨是市场化改革大势所趋,不跌是中国国情,怎么都是对的。不管公众质疑,不管民怨沸腾,反正你的车要上路,总要喝油,要喝油,你不得不去加油站,我就是只涨不跌,你奈我何?

 

石油企业逐利,如此说法不足为奇。而某些政府官员、学者专家亦如此说辞,使人不得不怀疑背后的猫腻。这些官员和学者代表谁的利益,大伙心里明明白白,以后再拿什么政府公信力和学术良心说事,你会相信吗?若是列位看官还有疑问,不妨浏览一下主流媒体上某些官方机构、某些“专家”的言论,看看在下说的是真是假。

 

刚从7月4日《钱江晚报》转引新华社消息中看到的几个数据,附上,不必多加评说,请列位看官自己分析。

 

1、剔除政府税费后的成品油“裸价”,折算成人民币(元/升),中国4.08,美国3.64,英国3.29,日本3.4,德国3.05。而中国人的人均收入水平,和这些国家比比怎样,地球人都知道。

 

2、2008年6月20日,国际原油价格每桶130美元,对应的中国国内油价每升6.20元;2008年12月19日国际油价降至40美元,下降69%,而同期国内油价下降为5.44元,下降幅度为12%,即便加上燃油税,仍给石油公司预留利润空间1元以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