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野外如何预防及救治蛇伤(1)

(2008-03-06 11:51:38)
标签:

野外

蛇伤

分类: 两爬天地
野外如何预防及救治蛇伤(1)
 

昨天是惊蜇,这个节气,意味着蛇、蛙、熊等冬眠动物苏醒,即将开始活动。因此,野外出行时,随时可能与蛇不期而遇。

 

提到蛇,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怕”,看到活蛇怕,看蛇的图片也怕,甚至看到“蛇”这个字也怕。尤其是好多美眉,一见蛇就尖声大叫,吓得哆哆嗦嗦,不敢迈步。

 

的确,蛇有时会伤人。毒蛇咬伤甚至咬死人的报道,年年都有。这是许多人对蛇产生恐惧心理的主要原因。当然,喜欢考据的文化学者,或许还会联想到亚当和夏娃的故事,引申出人与蛇是宿敌的推论。

 

真是这样吗?

 

不对。不是人怕蛇,恰恰相反,是蛇怕人。

 

证据之一,我国13亿人口,被蛇咬伤的病例,一年不过几千例,致死的只有几十例;而全国各地的餐馆里,一年吃掉的蛇有好几百万条。你说谁怕谁?

 

证据之二,在登山远足、植物考察、生态摄影等野外活动中,我亲历了N次与蛇的不期而遇,大多数没有留下照片。为什么?很简单,因为蛇怕人,见人走近,它立刻望风而逃,往往我还没有端起相机,蛇已经遁入草丛。我与蛇相遇,留下照片的,只有很少几次。这不奇怪,所有野生动物都会与人类保持一定距离,这是它们的本能,蛇也不例外。

 

蛇咬人,其实不是蛇的错。对蛇来说,人不是它的猎物,人肉远不如鼠肉味道好,嘿嘿。蛇向人发起主动攻击的情况极少发生。蛇咬人,一般是两种情况。一是你不小心踩到了蛇,蛇被踩痛了,立即回头咬你一口,然后遁走。你想,兔子急了还要咬人呢,何况是蛇?咬人其实只是蛇受到侵犯后本能的自卫反应,遁走还是蛇怕人的表现。另一种情况,你并没有踩到蛇,但是无意或有意地过于靠近它,蛇感觉到你对它存在威胁,所以它要自卫反击。每一种动物,包括我们人类自己,都有一个潜在的心理安全距离。一旦这个距离被突破,就会产生不安全感,蛇也一样。所以,蛇咬你,不是蛇的错,恰恰相反,是你侵犯或威胁它而招致的,不管你无意还是有心,蛇可不会判断你是否主观故意,反正这是你的错!

 

也许这话你很难接受,“什么?我差点被咬死,吃了多少苦头,还是我自己的错?”是的,你不必发火,事实就是这样。

 

登山远足、农村调查、地质考察、资源调查、生态摄影等等活动,不可能足不出户,出门就可能和蛇不期而遇。怕,不解决问题;回避,未必回避得了。那么,怎么防止被蛇咬伤,保证人的安全呢?

 

以我的经验,归纳起来,就是简单的四句话,一是避免与蛇遭遇,二是注意个人防护,三是遇蛇冷静应对,四是学会应急处理。

 

一、避免与蛇遭遇

 

就是说,避免在毫不防备的情况下被蛇咬到。因为绝大多数蛇伤患者都是在没有发现蛇的情况下,突然被蛇咬伤。所以,上策是避免与蛇遭遇。避免遭遇的方法,主要是学习蛇的知识,了解蛇的习性,并运用这些知识,正确判断所处环境是否安全,以避免与蛇遭遇。

 

在长江流域,除了冬天,春夏秋三季,去野外活动都有可能遇蛇。在华南,野外终年可见蛇。不同的蛇,不同的季节,蛇的活动规律不一样。例如,早春温度低,蛇刚从冬眠中醒来,能量不足,反应迟钝,喜欢在温暖避风的地方晒太阳。夏天炎热,蛇喜欢躲藏于荫凉的岩石或溪流旁。所有的动物都离不开水,水是生命的源泉,所以潮湿处,往往是蛇喜欢光顾的地方。大部分的蛇都在地面活动,但它们也会游泳,有的喜欢长时间呆在水里,而蝮蛇、竹叶青等少数蛇还会上树。蛇的体色往往与它的生存环境非常相似,这种伪装或称保护色,有利于它捕食猎物和自身安全。

 

比如你夏季去溪边洗脸的时候,你心里要明白,在这个季节,潮湿荫凉的溪边是蛇喜欢的地方,或许是蛇频繁活动的地方,必须分外小心。能不去就不去,必须去的话,要白天视线好的时候去,不要天黑后去。你可以先用目光仔细搜索一下周边环境,确认安全后,才可蹲到水边去洗脸。要是你冒冒失失一脚踩下去,很可能脚背上被狠狠咬一口,那时后悔就晚了。

 

如果必须要去那些光线昏暗、枝叶茂密等视线不清的地方,可以用长一点的棍子开路,也就是打草惊蛇。

 

若是你需要通过树丛的话,你不仅要留意地面,而且应当观察上方树枝,因为前面讲过,有些蛇是会上树的,你不注意的话,快步走过,说不定你的脑门就撞到蛇口上去了。

 

假如你和你的伙伴需要在外野营,那么,营地的选择、帐篷的搭建,也必须把防蛇因素考虑在内。传说在帐篷四周撒些雄黄粉可以驱蛇,但有人做过实验,证明雄黄并无此作用。所以重要的还是要有安全意识,注意提防,才是最为根本的。夜晚睡觉,帐篷必须保持密封,防蛇进入;早上钻出帐篷时,先要观察环境。有人曾把脱下的鞋子放在帐篷外,早上发现居然有蛇盘踞在鞋内躲避风雨,把他的鞋当成温暖的家。幸而被发现,要是冒冒失失抓起鞋子就穿上,那可就惨了。

 

二、注意个人防护

 

万一遭到蛇的袭击,适当的个人防护,可以避免或减轻伤害。在可能有蛇的地方,人的皮肤应当尽量避免裸露在外。即便被咬,隔着衣物,总比直接咬在皮肉上,伤害轻得多。这是很简单的道理。所以,短袖上衣、短裤、裙子、凉鞋、拖鞋之类的衣物,在有蛇区域和季节穿着是不合适的。长袖上衣、长裤、高帮或半高帮的登山鞋、运动鞋、长袜、手套有助于避免被蛇咬伤。如果需要穿越密林,最好戴上宽边草帽,以保护头部和颈部的安全。

 

或许你会说,在炎热的夏季,这样全副武装穿戴,受得了吗?

 

我的回答是,安全与舒适最好能兼顾,但在两者不能兼得的时候,是人身安全重要,还是舒适重要,相信你一定会正确判断吧。

 

三、遇蛇冷静应对

 

前面说了,了解蛇的习性,有助于避免与蛇遭遇。但这只是相对的,万一遭遇了怎么办?

 

先说一个实例。2005年5月,我和同伴一行四人在龙王山遇见一条竹叶青。这条毒蛇长约一米,盘踞在我们必经的小道旁。走在我前面的同伴首先发现了它,大叫起来。我闻讯上前察看现场,判明情况后,我命三位同伴立即后退3米,我以非常轻柔的慢动作逐渐向蛇靠近,相距大约1米时,我拍下了蛇的照片。拍摄完毕后,我留在原地监视蛇的动静,让三位同伴从我身后绕行,我最后离开现场,蛇依然还在原地,我们继续上路。

 

从这个实例可以看出,野外遇蛇时,总的处置原则,首先保证人的安全,其次是保护蛇的生存权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