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爱孩子

(2013-10-11 11:10:11)
标签:

育儿

分类: 宝宝健康

在过去数十年里面,不断有儿童健康专家和心理学家提醒家长和社会:孩子正在被催促,被施以重负,过度繁忙。2002年一项研究显示,城郊少年酗酒和抑郁比例过高,非常令人担忧。研究者将这些现象归结为这些孩子正被家长指引着全力以赴考入重点学校。另外一个研究显示,家长过度专注成绩的小学高年级学生中,更容易发生抑郁和癔症。家长更关心孩子幸福感而非“考试分数”的学生群体中却较少发生类似情况。

很少有家长具备勇气做到更关心孩子幸福感而不是成绩分数。

在家长逼迫式的催促中,孩子现在被抵押给未来,具有有意义的,有乐趣的所有活动都牺牲给补习。与其说养孩子还不如说养简历。

80年代,有专家对800多位高中生展开调查,发现求胜心切的学生,他们的自我评价完全取决于在某项任务中表现如何以及别人怎么看他,紧张的竞争让孩子们的自我评价变得有条件和不稳定,胜者败者亦然。

回到我们的主题,如何爱孩子。

我们已经知道以孩子是否成功来决定是否爱他和爱他的程度是可怕的,但是我们仍然不能阻止自己要用这样的方式来处理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家长的解释是“社会如此,全民都如此,倘若我们不这样,我们的孩子就没有未来”.....因此会严厉苛责成绩欠佳的孩子,大力表扬成绩卓越的孩子,其结果是两种孩子都处于重重压力下,迷失自我。

中国人育儿是有很多理论的“三岁看老”,“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现代版最经典的育儿口诀就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孩子们在这么小的年纪就开始承受的压力,努力压制自我迎合成人需求,而不是成人尽量满足孩子需求让他成长,这是“爱”吗?

所以爱孩子的第一步,应该是关注孩子幸福感吧!

去他的成绩单,去他的兴趣班,如果孩子幸福,一切一切why not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