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专业人员的第一要素是什么?

(2009-12-04 09:49:03)
标签:

伦理

专业人员

民族和国家

要素

德鲁克

杂谈

分类: 德鲁克思想解读
不以伤害为先。

专业人员的第一要素是什么?早在2500年前,希腊的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就曾经说过:“不以伤害为先”——意思是说:“绝不明知其有伤害而为之。”凡专业人员,不论是医生、律师还是经理人,都无法向其“顾客”保证必能成功。他所能做的只是“尽力而为”,但是他却能够保证“绝不明知其有害而为之。”他的“顾客”同样也应该相信他们不会“知其有害而为之”,否则就没有任何信赖可言了。所谓的“绝不知其有害而为之”正是专业人员的基本伦理信条,也是公共责任的基本伦理信条。

行动指南:

不以伤害为先。

摘自:

彼得·德鲁克《管理:任务、责任与实践》(Management : Tasks, Responsibilities ,Practices)

今目标点评:

(本期点评,文荣博士 博客 ,北京亿企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EO,今目标管理平台缔造者之一)

本篇日志源自《管理》三卷册“使命篇”第28章“绝不明知其害而为之:责任的伦理”,德鲁克对商业伦理问题的回答,只有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不以伤害为先”。

在德鲁克看来,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商业伦理,也没有这个必要。商业伦理的背后,站着一排排面对利益诱惑的个人。“嘴上说的都是主义,心里装的全是生意”,看上去为企业鞠躬尽瘁,实际是为自己精打细算。企业和社区,民族和国家,都有可能成为个人谋取私利的挡箭牌。纵观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以及华尔街的贪婪,哪一次没有挥舞遮天蔽日的正义大旗呢。

从伦理角度看,没有个人和企业之分,也没有民族和国家之别。“不以伤害为先”,这就是伦理最基本的原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看似老套的说教,体现着商业和伦理的本质,避免了两者之间无休无止的争论。

“不以伤害为先”,作为律法太抽象,很容易找到借口和托辞,用来约束人们的具体行为并不适合。“不以伤害为先”,关注的是为人处世的态度,追求的是内心的自我约束,这才是伦理的根本。没有争吵、没有辩论,安安静静地扪心自问:自己做得对吗,有没有损害企业和他人的利益呢。就像曾子每天的自我反省: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种灵魂深处的革命,一点都不迂腐,谁能触动自己和他人的灵魂,也就拥有了永不枯竭的力量。

对商业伦理的探讨,再一次体现出德鲁克思想的东方式柔韧。关注个体、关注内心,将繁琐的外在约束,转换为内在的自我驱动。为什么几个人的小企业容易管理、为什么满怀创业激情的企业很少扯皮,不是因为规章制度多么完善,而是内在的力量推着企业向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