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月十九日 社会的目标

(2009-01-17 14:38:50)
标签:

工业人的未来

社会地位

社会理论

工业社会

德鲁克

德鲁克日志

今目标

分类: 德鲁克思想解读

一月十九日 社会的目标

 

只有当社会的目标和理念能与个人的目标和理念协调共存时,社会才是有意义的。

 

对于个人而言,除非他拥有社会地位并发挥社会作用,否则就无所谓社会的存在。在个人生活和集体生活之间必须要有明确的,行之有效的关系。如果个人不能拥有社会地位并发挥社会作用,社会对于他而言,就是非理性的、充满变数的、非定型的。如果一个人不能拥有社会地位并发挥社会作用,无异于把它从社会群体中剥离了出来,使其成为一个找不到“归宿”的个体,成为流浪者。在他眼中,就根本不会有社会的存在。他的眼中只有恶魔般的暴力,正谬掺半,黑白掺杂,无法预测。人们决定了他的命运和生活,而他毫无抵抗之力,他对别人也全然无法了解。他就像一个盲人,在一个奇怪的房间里,玩着一种它不知道规则的游戏。

 

行动指南:

抽出你宝贵的时间,向一个找不到“归宿”的人伸出援助之手,他或许正饱受失业之苦,抑或已步入垂暮之年。为他写上一张写满鼓励话语的字条,或是邀请他共进午餐。

 

摘自:

彼得·德鲁克《工业人的未来》(The Future of Industrial Man)

 

评注:

 

《工业人的未来》初版于1942年,在1995年再版序言中,德鲁克称本书是生平“最得意之作”,是自己“唯一一部公开阐发基本社会理论的书籍”。《工业人的未来》是一部社会政治哲学类大作,讨论的是一般性社会理论,不仅适用于五十年前的工业社会,也适用于今天的知识社会。

 

本篇日志摘自该书第2章“什么是功能性社会”,日志中提到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更为学究气的翻译应该为“社会身份和社会功能”,这是《工业人的未来》一书中的两个关键概念。德鲁克坦承这两个概念来源于腾尼斯1888年出版的《社区与社会》,“腾尼斯把社区与社会并置同论,前者关注于存在(being)即身份,后者关注于行事(doing)即功能”,“工业社会的基本制度必须两方面都兼顾,社区赋予身份,社会行使功能”。

 

德鲁克没有说明如何让社会目标和个人目标协调共存,只是文采斐然地描述了一个游离于社会群体之外的流浪者,他要面对的世界是多么混乱和无助。

 

企业是具体而微的社会,社会一般性理论对企业同样有效。因此也可以说,企业的目标和理念,与员工的目标和理念协调共存时,企业对员工才是有意义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九十六岁的杨绛先生,自嘲已经“走到人生边上”,还不忘自问自答,探寻生死的意义。勤勉睿智如杨先生,对于人生目标都时感茫然,芸芸众生,又有多少人能自诩清醒呢。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是否应该去了解员工的目标、是否能够了解员工的目标、应该了解员工哪些目标、如何判断员工目标和企业目标一致、如果不一致,是修正员工目标,还是修正企业目标等等,无一不是管理谜题。

 

引导员工寻找人生的目标,让员工明白自己在企业中究竟想获得什么、究竟能够获得什么。做到这一点的管理者和企业,应该就是好的管理者和好的企业了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