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2月22日(周六14:00-17:00)
【主题】:张蕴岭:构建中国的周边战略依托——从《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评估(2013)》说起
【主讲人】:
张蕴岭,第10届、第11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研究学部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国际问题研究,曾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所长,日本研究所所长,欧洲研究所副所长,东亚展望小组成员、中国一东盟合作专家组成员,东亚自贸区联合研究专家组组长,东亚紧密经济伙伴专家组成员,美国哈佛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访问学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日本中央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特聘客座教授。
主要著作包括:《世界经济中的相互依赖关系》(1989年第一版,2012年再版),《未来10-15年中国在亚太地区面临的国际环境》(2003年),《东亚合作:寻求整合的方法》(2004年),《东亚地区主义与中国》(2006),Making
New Partnership: A Rising China and Its
Neighbors(英文,2008年),《中国的开放战略与实践》(2008年),《构建和谐世界:理论与实践》(2008年),《中国对外关系回顾与展望(1949-2009)》,(2009年),Economic
and Social Impact of Liberalization: a Study on Early Harvest
Program under China-ASEAN FTA(英文,2009年)等。
【分享內容】:
2012年,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呈现两大特征:第一,中美竞争加速周边国家的分化;第二,海上争端推动中国海洋政策调整。为应对中国权势在亚太的扩散,美国实施“再平衡”战略管控东亚格局。中国的近邻日本、菲律宾坚定靠向美国,俄罗斯、印度等左右逢源,远邻澳大利亚悄悄改了风向。中国周边国家在美国挤压下进入战略再定位过程,中国周边外交迈向新的历史阶段。
周边地区的海上争端在2012年达到了新高峰,面对菲律宾、日本的挑衅,中国海洋安全政策进行了大幅调整,即从过去韬光养晦转变为积极主动维权,牢牢把握实际控制。海洋政策的进步是中国外交转型和新政的关键所在,发展海上力量是确保中国在周边地区实现维权与维稳双重目标的战略性举措。
2013年,中国面临三大挑战:一是如何应对中美政府换届后的试探期,这不仅将极大影响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也是中国占领话语权高地的尝试。二是如何应对来自海上争端的挑战,周边国家在美国影响下联动制华的倾向明显,中国势必要更加勇敢、更加坚定、更具战略性地推进海洋强国建设。三是如何应对来自中南半岛的挑战,中南半岛是中国破解美国两洋战略的关键点,缅甸具有战略支点意义,美日印等加速布局中南半岛将构成中国稳定周边的又一考验。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评估(2013)》一书的主要内容:中国周边:海上纷争与中美博弈、奥巴马新政与美国“再平衡”战略、钓鱼岛争端与中日关系走向、黄岩岛模式与中国海上安全政策的转向、韩日岛屿争端与美国东北亚同盟体系的困境、蒙古“第三邻国”外交战略与中国面临的挑战、新普京时代俄罗斯参与亚洲事务的方略、美国再平衡,印度会选边吗?
地点:叁号会所
地址连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f665970100frcc.html
叁号会所最低消费:20元,20元您可以得到一杯饮料,如果点其他饮品或还有需要,掏钱买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