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十二期沙龙主讲之一——贺江枫

(2008-08-18 15:34:21)
标签:

校园

分类: 图说沙龙
 前一位主讲人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的贺江枫,我们是一个所的。此人的学术特称就是文献功夫好,做学问认真。第十二期沙龙主讲之一——贺江枫
当日所讲均是文献可能显得无聊。但通过对比国共两党的组织结构和人员构成还是可以看出两党之间的异同与成败得失。
 
……1924年,国民党仿照俄共体制自下而上建立了一套新的党务组织系统。1928年后,国民党一党独掌全国政权,在“训政”体制下,其党务组织系统与行政组织系统双轨并进。中央党部之下依次设立省党部、县党部、区党部和区分部,分别与省、县、区、乡等行政系统相对应,形成一种双重衙门体制。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政治控制体制由单轨制向双轨制的重大转变……
 
……教育程度的上下悬隔,有可能加剧国民党上层精英与基层党员的脱节。战时基层党员无论其地域分布、职业构成,还是其知识信仰、价值观念,均显示出比战前更加趋于传统和保守的倾向。他们大多眼界狭隘,对外界新思想新事物深怀疑虑,对任何社会经济变革极力抗拒。他们或者漠视党的存在,或者把党变成维护他们既得利益和社会权势的招牌和工具。上层精英与基层党员干部之间的疏离以及前者对后者的不满和无奈……
 
……1932年,国民党籍学者萨孟武撰文批评国民党代表“全民”的失策。他指出:资本家与劳动者的利害是不能一致的。我们绝对不能同时得到他们两者的拥护。我们要想得到资本家的拥护,便须放弃劳动者;我们要想得到劳动者的拥护,便须放弃资本家。如果我们同时希望他们两个阶级都来拥护,则我们的政策只能模棱两可。然而模棱两可的政策,终久必为他们所厌弃。国民党的社会基础是非常薄弱的。而薄弱的原因不在于国民党不想博得社会全体人民的欢心,反而在于国民党太想迎合社会全体人民的意思,结果反而一无所获。萨孟武也许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当时国民党的两难处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