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精神分析与弗洛伊德主义 (三)

(2008-05-07 23:45:02)
标签:

校园

分类: 沙龙纪要
 

五、结语

为了不至于离题太远,让我们再度回到弗洛伊德这里来。“精神分析是一门解释的艺术”,弗洛伊德这句发自肺腑的话在揭示精神分析本质功用的同时,似乎又做了无奈的保留。“解释”,在于把不知道、不明白、不清楚的东西阐明,从而让人们知道、明白、清楚,然而,解释不是真理的界定,不是上帝的训育,而是人类思维的自我慰藉,人类要自己向自己揭晓某种东西,一切将解释与真理等同起来的人,在更大程度上不是处于对解释的误解,而是出于对真理的误解,出于对错误的误解。因此,我们不能对解释抱有过多的信赖,它只不过提供了观察问题的某一种视角和解决问题的某一种方法,尽管这种视角和方法还只是尝试性的。难道我们能因此而拒绝这种解释的尝试吗?不能,因为人类必须要面对孤独。正因如此,“解释的艺术”便在与“解释的科学”的脉脉含情的告别中展示了自己的正当和崇高,而弗洛伊德发出的声音——“我不是色情狂,我是一个科学家”——则表达出了对此信念的何等顽强、执着与坚定的秉持!或许,我们无路可走,或许,这正是一种希望。

最后,我愿引用古希腊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的几句诗来结束我的弗洛伊德之行,并回应我在本文开头所引的箴言——

 

“我让凡人们都预见不到噩运。

         你为他们治疗那疾病提供了什么药方?

   我把他们放入盲目的希望之中。

       那就是你送给人类的一件伟大礼物。

  除此之外,我还送给他们火。”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参考书籍:

《弗洛伊德》,(美)欧文-斯通 著

《精神分析和新弗洛伊德主义》,(苏)B-M-雷斌 著

《释梦》,弗洛伊德 著

《癔症研究》,弗洛伊德 著

《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弗洛伊德 著

《精神分析引论》,弗洛伊德 著

《精神分析纲要》,弗洛伊德 著

《论潜意识》,弗洛伊德 著

《性学三论》,弗洛伊德 著

《自我与本我》,弗洛伊德 著

《图腾与禁忌》,弗洛伊德 著

《“文明”及其缺憾》,弗洛伊德 著

《“文明的”性道德和现代神经症》,弗洛伊德 著

《列奥纳多-达-芬奇和他对童年的一个记忆》,弗洛伊德 著

《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弑父者》,弗洛伊德 著

《作家与白日梦》,弗洛伊德 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