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曾经的日志,送给亿能,我们的梦谁来继续?
(2012-02-08 23:07:13)
标签:
杂谈 |
今天我一大学同学来杭州出公差。毕业后我没回过北京所以一年多没见过面了。上大学的时候他就是一挺洒脱的人。对于他来说,没有绝对的道理,他愿意去质疑一切所谓“真理”,而性格又很天真烂漫。和大家关系都不错。
我们工作都忙,只抽得两个小时一起吃个饭,不约而同,都对当下的生活有所抱怨。然而他比我洒脱得多,很淡定的说“这趟公差回去我就辞职”。
临行前给我讲了他最近的一个奇特的经历。当然,是真实的,分享给学音乐的大家。
---------------------------割下,看的清楚点,以下是故事-------------------------
他说曾经在大学的时候加了学校里一玩游戏的QQ群,近日也是偶然间,看群里有一人卖自用二手12弦的吉他。因为12弦的吉他比较少,他就觉得有点兴趣买一把。
然 后让我这位洒脱的同学完全想不到的是,顺着对方留下的地址找过去,居然是一个十分老旧又破烂的建筑。我问有多破烂?筒子楼那种?同学说比筒子楼还不如得 多,又细又长的走道只能过一个人。然而进了屋子就更让人惊讶,那屋子里只有一张不太宽的床,床的两头就顶着屋子的两头了。而屋子的宽呢,也仅仅刚好能在床 边放下一张写字台而已,连过一个人都过不去。
对方那哥们儿和我们是同校同一届,也04的,毕业了,北漂。是我们这所全国一流的艺术类大学里相对不太艺术的一个专业的。
我同学说当时看了这情景就觉得心头一种莫名的难过,这就是真实的“蜗居”,而对象就是离自己很近的同学。
然而让人惊奇的是,这位“蜗居”的哥们儿,从小没有学过一天音乐,却对音乐有着狂热的热爱。他不仅自己灌录了非常多的CD,还攒钱买吉他,甚至买了专业声卡和专业话筒。这次之所以卖琴,也是因为已经买了更好的新琴。
我 和我这位同学是同班,都是学录音工程,我们明白买这些设备对于穷学生来说是多大的开销。更况且,那位卖琴的同学还“蜗居”在那样的环境下,音乐既不是他的 工作,也不是他的专业。突然回头看看我们自己,我们有宽敞的房子,有不算太好但相对稳定的工作,有支持我们买设备的父母。而我们当中有多少人买了声卡买了 话筒以后,用它们做出过一首好歌的?
我的那位洒脱的同学,和“蜗居”的那哥们儿聊了许久,也买下了那把琴。临行,那哥们儿非要留下我同学的地址,我同学没多想也就留了。此次出差不久,我这同学家里来了一电话,说收到一份快递,里面是一张自己灌录的CD。
我很好奇问“听了吗?怎么样?”
很可惜因为出差还没回过家,所以还没有办法听,但是说,非常期待。
故事到这里就讲完了,想起了我自己那台当初当成宝贝一样的KORG M3,自从被一个技术问题卡住以后,已经好几个星期没有摸过它了。当初第一次听到它的声音时的那种感动呢?怎么那么轻易就溜走了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