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男足决赛--60个小时我只睡了8小时

(2008-08-24 17:45:16)
标签:

身边的奥运

奥运

男足

音频

鸟巢

体育

21号

9:00:起床。

9:20: 洗澡(因为20回来晚,只能早上洗)。

10:30: 出门,去学校食堂吃饭,看看电视里的奥运直播

11:30:学校北门坐快速公交到红庙换118,坐到工人体育馆。

12:50:下车步行至工人体育场,安检。

13:00:向BOB的runner“笨笨”和“彭彭”签到,这是我们每天工资的依据。

13:30:进场给话筒拆塑料袋,试音。

15:00:食堂开饭,连续吃了2周的“半中式西餐”,不抱任何对于美食的期待。然而今天居然有虾!喜,盛了一些。今天的鸡肉终于是有颜色和咸味的了……

16:00:食堂师傅让我们拿点饼干,我拿了3块巧克力,今晚两场比赛,怕晕倒。

16:30:换上工作服,进场试通话筒。开始下雨了。

17:20:德国和日本队进场热身了。

17:50:开始转播。“全副武装”去教练和球员席附近。

18:00:比赛开始,虽然日本队一直以顽强的意志在拼,但德国队在技术和身体上都占有优势,比赛一切顺利,我举着话筒跟了100分钟。赛后德国队很兴奋。

19:00:雨下大了,视频的同学给我拿了件雨衣,我一看是塑料的,没敢穿,怕话筒拾到摩擦声。

20:20:巴西和美国女队来了,进场热身。又看见美国队的6号,那个非常酷的一只脚红鞋一只脚白鞋的,他在补时阶段上场,并在后来的加时赛中制造了多个任意球。

21:00:巴西和美国死磕。美国更加讲究战术,传球很积极。而巴西脚下功夫了得,但运气有点欠佳。

23:00:90分钟打平,我奥运期间的第一个加时赛开始。虽然已经举着话筒跑了5个小时,很累,但我看到了点球大战的希望。

23:30:加时赛才开始6分钟,美国队进了一个球。此后“足球小姐”玛塔竭尽全力,在美国队门前制造了多次险情然而均没有进球。她哭了。我没有盼到点球大战。沮丧。

24:00:颁奖。最开心的是美国,然后是兴奋的德国队。巴西几乎集体哭泣,我们的摄像同事事后说:“举着摄像机把镜头对准玛塔的时候,看着她掉眼泪,我也要掉眼泪了。”

 

22号

1:00:开始清场,收话筒。

1:30:在北京台老师的允许下,我们4个已经又累又饿的A-3(场地音频)去食堂吃饭。居然,意大利面第一次提供了肉酱,感动。累,吃了一份面以后又仓促地吃了一份。

1:50:继续进场收线。我的同事捡了一些运动员不要的水壶说当纪念,不过我实在什么都捡不动了。

2:30:清点话筒和线材数量,准备移师鸟巢。

3:00:挤上北京台的“小巴”,因为只有我唯一一个女生,大家给我找了个座位。我的两个师弟都站着。

3:30:到鸟巢,下车安检,只能步行去BOB的棚。夜色下的鸟巢非常美。

4:00:沉迷于鸟巢内五彩缤纷的灯光,和大部队走散了。绕过迷宫般的条条通道终于和转播车会师。

4:10:搬运设备,查看接线口。和其他鸟巢工作的部门协调。

6:30:从鸟巢出发,准备回学校。

7:30:总算步行到地铁站,我唯一的想法就是洗澡睡觉。可惜还得去买火车票先。

8:30:太累了,我坐错了4站地铁,才跌跌撞撞到了北京站,上天桥,大太阳,巨热,买票排超长队。

9:00:新开了一个窗口卖票,我总算排到,然而说我学生证已经没有磁了,成人票25号的卖光,26号的晚上7点才销售。白跑一趟,接近当场昏倒。然而连哭的力气都没了。

10:00:是对于洗澡睡觉的渴望让我走到寝室的。其他3个室友都去上班了,我把窗帘一拉,把身上又是泥又是草又是雨水的衣服脱光光。

10:30:睡下,没任何想法。

16:30:起来,想洗衣服,可是洗衣房没有开。BOB发的裤子太长了,想把没穿的那条拿去店里改改,好穿。

17:50:改裤子的店居然不开门,绝望。

18:00:到网吧想把照相机里的照片倒出来一些,然而唯一有USB接口的机器有人了。只能看看网页。

20:00:吃了点饼干,上地铁,没有新裤子可穿,只能继续带着前一天的脏裤子,比赛的时候换上。

22:00:到达鸟巢。真恨下地铁步行到鸟巢BOB的那段路,太长了。

22:30:工作。接线,连话筒,试通。

24:00:和铺草坪的工作人员起了一些争执,为了不让整理草坪的车压到我们的线,只好把线一根根塞到假草底下。

 

23号

2:30:总算全部试通了。

3:00:没车回去了,回去也没意义。想在鸟巢附近找个能吃东西的地方休息。

3:20:我们4个A-3在奥体公园穿行,感觉世界都是我们的,非常美,只有我们4个人。

3:30:最大的麦当劳告诉我们他们并非24小时营业,要我们去“新闻中心”,说那里有24小时的。

3:50:我们到了IBC,以为这里是所谓的新闻中心。然而那里只有色拉要10元一份的餐厅。

4:20:到了MPC,找到了24小时的麦当劳。我花30元买了一个鸡肉汉堡套餐,8元一份鸡块。我的一个师弟花了41元,买了一份早餐,很是不平。

4:40:找了MPC里的一个半圆沙发,用帽子盖住眼睛睡。然而很冷,睡得迷迷糊糊,把所有能盖的衣服拿出来盖。

5:40:被师弟叫醒,奥体公园的朝阳啊!MPC门口的美女对我说了一声甜甜的“早上好!”,我安慰自己:“life is good!”(我们4个A-3这几天的流行语)。

5:50:在路上看见了亲人!一辆白色电瓶车,我远远招手,好似孤岛上的罗宾逊,“我们4个能上么?”“当然。”天哪,狂感动。坐小车从MPC开往鸟巢,金黄色的朝阳啊,不会忘的,这个感觉。

6:00:到鸟巢,继续工作!

8:00:好消息,食堂开饭了。今天居然有饺子!还是三鲜的!

8:30:给“烂兔子”送了一点吃的,可怜的家伙也是,6点就来了,没吃早饭。

8:50:在食堂找了4个凳子拼了一下,勉强蜷着睡。据说我两个师弟中途被叫去给话筒套袋子,看我可怜没叫醒我。

9:50:继续工作!

11:00:准备转播,等待运动员。

11:30:尼日利亚和阿根廷来热身了,我已经没有力气和兴趣拍照了。

12:00:比赛开始。烈日。我穿着前天到现在的脏衣服,T-shirt外面还有号码衫,我看着我旁边的摄像老师“大熊”的汗挂满了脸颊两侧,我非常想要一瓶冰水。我知道不远处的教练席那里就有可口可乐的大冰桶,然而那里面的水不属于我们。

12:30:非常幸运,由于日照的角度,我站在草坪慢慢进入了阴影区。我是4个A-3里面唯一一个不用被太阳直接暴晒的人。

12:45:中场休息,我靠着护栏板,一点也不想动。

13:30:阿根廷1:0领先,我更喜欢尼日利亚队,尼日利亚的14号,那个穿黄色鞋子的,他是唯一一个在训练的时候对我微笑并和我打招呼的球员。我非常希望他能进球,而且是2个,因为这样尼日利亚即可以赢,又不用打加时赛,我已经坚持不了加时赛了。

13:40:算了让阿根廷赢吧,我实在坚持不了一场加时赛了。然而看台上尼日利亚的球迷依然吹着小号。那个非常有情调和旋律性的双小号加鼓,伴随了我的整个奥运历程,那个声音一直不抛弃不放弃,我会跟着这个声音坚持。

14:00:比赛结束。阿根廷人在狂欢。敲凳子,唱歌,跳舞,摔水瓶子。

14:10:我没有力气做任何事,只能靠着角旗旁边的话筒坐着,假装我在看话筒。

14:20:颁奖礼。全场的人都很兴奋,甚至尼日利亚的吹小号的球迷,它们依然吹着欢快的乐曲。颁奖音乐似乎很好听,据说是专门为了奥运会作曲的,我听着听着,靠着足球场的护栏板闭上了眼睛。

14:30:一阵照相机连拍的声音把我惊醒,一睁眼是一个外国记者,拿着相机对我着我拍,他笑了一下,说了一句什么,然而我不想站起来追问,只能也笑一下。这时候发现在放阿根廷的国歌,全场都起立,只有我坐着,顾不得什么先站起来吧。

15:00:收线的时候管草坪的非要浇水,要我把线搬开。我一个疲惫成这样的女生,怎么搬得动十几根50M的线!他们不管,他们执行他们的工作,水龙头一开,大水柱就往草坪里面喷。我一看我那20几个线头,北京台的老师说过75块钱一个呢,我顾不得什么只能冲上去拆线往外拉,结果那个野蛮的浇水机,狠狠浇了我一身水。然而旁边装边线的工人却都很开心的在笑。也许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水来得很清凉、很欢乐,我被浇了很好玩。而我,除了能看好我的线,连和他们争吵的力气都再也挤不出来一丝了。

16:00:我被批评了,因为我之前怕线被水泡,拔线的时候没有和转播车里的老师通气,有两根线还带着信号。我有些愧疚。所幸并没有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

17:00:清点设备,碰到了我在鸟巢田径团队工作的A-3同学,他的团队全是外国人。佩服。

18:00:终于!工作结束了!

18:10:和北京台的老师合影,和志愿者合影。我们是最棒的!

19:00:我恨鸟巢到地铁的长长的路!!!上地铁的时候人群把我们几个学生挤散了。

20:00:顾不得找同学了,换了4辆地铁,总算到了传媒大学站。下车的时候我觉得我的脚已经站不稳了。

20:30:洗澡,热水流到腿上的时候,觉得腿非常麻和痛。

21:00:躺下,这是我时隔60个小时之后,再一次安稳地躺下。接着我睡了12个小时,昏睡,连我的室友回来了又走了都不知道。这一次的疲惫比我从小到大的任何一次都厉害。比军训要疲惫一倍。然而这样的疲惫换取的是奥运的意义,是一枚沉甸甸的奥运男足金牌诞生过程中,被记录下来的每一个微笑的声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