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从磕长头朝圣者身上读到了“信念”和“坚持”

(2013-08-01 09:46:25)
标签:

文化

我从磕长头朝圣者身上读到了“信念”和“坚持”

微博微信上把“骑行318”列为新的“四大恶俗”了。呵呵。有点意思。
刚刚有一个“亿万富翁俱乐部”的小团队进藏回来,在微信上津津乐道一路的种种艰险、神奇、忍受高原反应、超越极限、挑战自我,引得那些屌丝们羡慕不已,这是一种时尚甚至是时髦。在我看来,这其中大部分是在城里活腻了的人们,进藏、以及非专业的探险、登山,只是他们吹牛B的资本而已。这无所谓,生活太过平淡,人人都有权利让自己的生活不平淡。但把这种个人追求的牛B称为“壮举”、把进藏的驴友称为“壮士”就未免太矫情了。不就是开车、骑车、大不了就是徒步吗?相比起一路上那些磕长头的朝圣者来说,他们都太小儿科太小儿科了。
直到现在我也不能完全理解进藏路上那些虔诚的磕长头的信众们。他们以身体丈量大地,一步一磕头,从远自几十、几百甚至上千公里之外这样一点点、一点点地磕向他们心中的圣城,那里是他们的理想国、是他们此生的终极目标。长头朝圣队伍里,有僧侣,更多是平民信众,男女老少,最小的甚至只有十几个月,被大人推着。他们把这看做成是上学、是修行、是通往天堂或极乐世界的阶梯。道路漫漫,长头很慢,要磕几个月、半年、一年甚至更长。很多人就磕死在路上,亲人和乡邻都会为他骄傲。抛开宗教因素,令我敬重的就是他们的执著。
不能理解,并不影响我对他们的敬重。抛开宗教的因素,我从这些磕长头的朝圣者身上读到了信仰和坚持。

信仰没有对错好坏,没有信仰是最可怕的。就象我小时候想不明白,平时弱不禁风的小脚奶奶如何能一步一磕头地登上泰山十八盘,就象有人不明白江姐何以能够忍受竹签钉十指的巨痛。信仰和理想产生的力量,是难以估量的。没有信仰,就是造粪机器、行尸走肉。

只有信仰,没有坚持,依然一事无成。因为这份我们完全做不到的执著,他们克服千难万险最终抵达目标。这才叫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我们做任事有太多理由让自己下台阶、懈怠,如果有了这份执著的百分之一,做任何事都不会不成功。

人生总有一死,再多的钱、再大的腕、再高的官,最后都化为云烟。所谓成功,我以为就是短短一生中,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好听点叫理想、中国梦),越接近它越有成就感和幸福感。而这,与财富、背景、智慧关系都不是太大。决定成败与否的最大因素,是信念,是坚持。

 

 


我从磕长头朝圣者身上读到了“信念”和“坚持”
这是川藏路上每天都能看到的平常的一幕。外来的人投以猎奇的目光,而这对于朝圣者来说,就是他们自己的生活。


我从磕长头朝圣者身上读到了“信念”和“坚持”
他们一旦走上这条朝圣路,就心无旁骛、一意前行、绝不回头。


我从磕长头朝圣者身上读到了“信念”和“坚持”
艰苦并不是磨破了多少双护板,不是烈日、风霜雨雪,而更多是孤独和极限


我从磕长头朝圣者身上读到了“信念”和“坚持”
这些来自于甘肃某小山村的孩子们告诉我,朝圣是一个男人一生中必须完成的功课。这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上学,就是修行


我从磕长头朝圣者身上读到了“信念”和“坚持”
一路上的艰辛我们难以想象,但孩子脸上的笑容也是发自内心 的。心中有理想,脚下无坎坷。


我从磕长头朝圣者身上读到了“信念”和“坚持”
进藏的路,都布满艰难险阻。这是川藏路上的塌方路段,前不久那个26岁的北京骑行驴友就是在这一段丧生的。

 


我从磕长头朝圣者身上读到了“信念”和“坚持”
这是我见过的最小的朝圣者。大约不到一岁吧。被父母推着走向圣城,这近千公里的朝圣路,在孩子记忆中会留下怎样的烙印?肯定会影响他的一生。

我从磕长头朝圣者身上读到了“信念”和“坚持”


我从磕长头朝圣者身上读到了“信念”和“坚持”

我从磕长头朝圣者身上读到了“信念”和“坚持”

我从磕长头朝圣者身上读到了“信念”和“坚持”

我从磕长头朝圣者身上读到了“信念”和“坚持”

我从磕长头朝圣者身上读到了“信念”和“坚持”
我们这些开车行走的,千万别太把自己当回事,所谓行万里路,与古人相比,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