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杂谈

标签:
上坟孝道放生伪善素食 |
【一】关于上坟
清明时节雨纷纷,回家祭祖忙上坟。
有个朋友刚从福建飞回北京,说他回家办了一件大事:给父母选了一块风水宝地、建了很体面的椅子坟,从他用手机拍的照片中,看得出的确风光得很,水泥、大理石构筑,造型大气,占地面积不小,左青龙、右白虎,透着气派,照片背景中这个山坡上有不少这样的坟,他这算是其中的“豪华别墅”了。其他几个朋友纷纷赞扬他是个大孝子,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我有不同看法,现在的人,火化后也要入棺入土留坟头,修豪华坟墓。如是占荒山,大煞风景,占自留地,也侵占耕作面积,非祖上所愿;而城市人,花数万十数万,给父母买一墓穴,竟然只有20年产权,算来比北京二环内的房价还高,20年后,谁来续交那笔不菲的费用?顶多三代,就无人过问,那岂不让先人成了孤魂野鬼?大不孝也。
上周我也刚刚在山东乐陵梁锥村参加了结拜大哥梁希森85岁老母亲的一场葬礼,德高望重的老人火化后,按山东农村传统的喜丧仪式操办了四天,第五天隆重地发丧,将老人骨灰盒送入村中的梁氏祠堂。祠堂实际就是骨灰堂,红墙绿瓦,威仪庄严不亚于八宝山公墓,气派体面,每家每户自下而上几十个龛位,容量足够全村使用150年。迁坟过程没有半点阻力,因为大哥带头将先人从祖坟中请进祠堂,于是全村人纷纷效仿。这一个村,光平坟一项就腾出来60多亩地,自此以后千秋万代春播秋收,这是多么大的功德。祖宗如在天有灵,也一定会含笑天堂。
关于什么是孝,有不少争论,也确实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我觉得:标准就在自己心里,而不是给外人看的。父母在时,尽自己所能,让父母生活舒适,心情舒畅,活得自在、有尊严,走时你自己问心无愧就行了,有条件就大操办一下,条件不行意思一下也无不可。最恶心那些平时对父母恶言恶语一毛不拔、走时大操大办哭天抹泪给人看的,这些人肯定得拉入黑名单。
【二】关于放生
今天,在圣泉书院何院长的茶室,几位访客商讨筹办免费素食餐厅“雨花斋”,谈到了放生,我发了句感慨:“买生放生是伪善。”引来一位先生的辩白:“放生还是很有用的,我一位朋友前几天参加了一次放生后,就再不吃鱼了。”
我说:“有一句著名的广告语:‘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现代所谓的放生,动辄数万十数万,培养起来了一支专门供应放生‘善人’的产业链,且不说这边放那边捕、捕的过程死亡率有多高,就是人工养殖的那些,大部分不适应自然环境,放生变成杀生;更不用说那些经常见诸报端电视的新闻——放生蛇引发居民恐慌、外来生物引发当地生态灾难。”
那位先生沉默不语。
我接着说:我理解的古人的放生,是一种观念的转变,把自己圈养的或解救的本来就属于自然的小动物放归大自然,大恶人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普罗大众能做到放下小恶也能立地成佛。人人皆佛,只是有些大毛病小毛病的佛,改了这些毛病,人人都归于本真佛性显现。而一次次花钱买那些明知是专为诞生养殖或捕猎来的小动物再去放生的善人们,无非只是想用此小小代价标榜自己的崇高、高贵,寻得内心的一种平衡而已,这种用买卖鼓励杀戮的行径,难道不是彻头彻尾的虚伪?
听罢此言,那先生不语,沉思。陪他同来的一位女士开腔:“是啊,前几天我和几个有钱人去放生,他们一花几万,一车一车地买鱼,路遇几个乞讨的穷人,却连几块钱都不舍。难道放生只是一种时尚,与人的日常修养无关?”
因此,再次着重重复我的观点:当下绝大多数放生行为是伪善。
“改放生为素食”,这一理念,远远高过伪善的放生,我看好其影响效果。大行法师在杭州建德创办、现在全国已然十数家分店的完全无交易素食店“雨花斋”,马上就要在北京王府家庭农场落地生根。圣泉书院何帅臻院长发心,响应者众,这几天善缘不断。谁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里连晚餐都免费。
雨花斋,我看好,我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