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给孩子的微笑留一半给妈妈!

标签:
母亲节笑脸杂谈 |
昨天下午微博提醒我今天是母亲节。于是,不吃晚饭就往赶回。动车只有晚上八点的,等不急,就赶回长途汽车站,买票等了一个小时,近六点时开车,八点多到家。其实跟坐动车的时间差不太多。
一路上,手机上网,母亲节的信息已经很多了。让我心里一动的是这么一条:“母亲节,微笑日,赶到同一天了”。
母亲节,微笑日。
这是提醒我吗?
每逢节假日,总是纠结于送给父母什么礼物。知道父母一贯节俭,对物质的需要很低很低;我也知道其实父母是最需要孩子“常回家看看”,于是就尽量多地回家,甚至生出了抛下北京、济南所谓事业回潍坊发展的念头,就是为了离父母近些再近些,方便随时能在一小时左右到父母身边。
但总是感觉哪里不对劲。离家十天半月,就想家,想已经七老八十的父母;在家里呆超过两三天,就会莫名地烦。本来心里是想让母亲高兴,但常常三句话说不对头,声音就高八度,娘俩就顶起嘴来。
也知道顺比孝更重要,但实在看不惯母亲越来越多的不良习惯:节约用水成了病态,你一用水,她就跟在后面盯着;全用脏水冲马桶,瓷面上总是油腻腻刷不掉的一层污,偶尔按一下冲水按钮,妈妈就神经质地说“怎么这么费水,这不桶里有(脏水)嘛~”;洗菜水一次次反复用,洗菜水再刷碗,本来没油的碗也沾了油,不用洗洁精,碗盘上永远是油腻的,教给她用流水,开小一点并不比盆洗更费,但就是不听;癌症恢复中的妈妈需要营养和休息,但总是吃剩饭,总是放着洗衣机不用,费力地手洗、还端那么重的水盆;给她买的足浴盆、果汁机,都不舍得用,怕费电·····那个昔日的大家闺秀哪里去了?完全成了个家庭妇女······再三说,也不听,不改,让人真的生气。
于是我的脸就总是长的。除了进家门问候一下,在家呆几天,加起来不会超过十句话。有时母亲没话找话地问我些北京、济南工作的情况,我也会埋头于笔记本电脑上,一两句话就应付了她。
突然明白,其实妈妈需要的,就是一个笑脸。
我做得到吗?整理照片,看到我很多笑脸的照片,但多是给女儿的。
分一半给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