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族:周城--一个村庄的城市

(2007-08-12 08:30:42)
标签:

旅行/见闻

56民族

白族

施晓亮

周城

风花雪月

分类: 走进56个民族家庭

白族:周城--一个村庄的城市

段绍升夫妇的女儿、儿媳正好五个,被称为“五朵金花”

 

听取律师和出版社编辑建议,为保护未来出版物版权,仅发表文章中的部分内容。

 

周城,一个村庄里的城市

 

我们的采访对象段绍升家住周城。
周城不是一座城市,而是一个大村庄。这个大村庄现在有超过万人居住,98%是白族,据说是云南省最大的自然村,是东南亚最大的白族村落。

周城是大理市喜洲镇下辖的一个行政村,它的知名度很高,赫赫有名的蝴蝶泉就在它的旁边,电影《五朵金花》的许多外景就在这里拍摄。这里曾有过家家户户做扎染的壮观场景,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扎染之乡”。它还是全国100个文明示范村之一。

周城位于大理州政府北约40公里处的苍山云弄峰下,滇藏公路即214国道从村中穿过,新建的大(理)丽(江)高等级公路就在村脚,南来北往的游客游览蝴蝶泉都要经过周城并在这里休息用餐。周城本身就是一个白族风情很浓郁的旅游景点,至今仍然十分完好地保留着白族的各种传统习俗,被誉为“白族文化的活化石”。
周城人口众多,屋宇建筑鳞次栉比,整个村落的布局以“一台(古戏台),二楼(门楼),三阁,四庙,五路,六巷,七巡,八曲,九十间”为基础,不断扩大,且“家家门外石板路,户户门前有流水”,密如蛛网的石板路交错纵横,清澈的流水七拐八弯,古朴而宁静。建于19世纪末的周城古戏台是这个大村子的标志性建筑,其规模的宏大和工艺的精湛,都堪称白族建筑的精典,古戏台前大广场上,南北相对的两棵大榕树高30多米,胸径超过2米,被村民视为风水树。
白族:周城--一个村庄的城市

周城村的规模完全象个小型城市,村中广场完全象个城市广场。

 

早在20年前,周城就兴建了占地面积达10亩的“周城农民文化宫”,内设文化馆、电影院、篮球场、图书室、娱乐室等,是当时云南省的第一个农民文化宫。原文化部长、著名诗人贺敬之看了这个文化宫后赞不绝口。

在周城,白族的婚礼,传统的绕三灵,白族的火把节等,无不体现着浓郁的白族民族风情。白族婚礼上新娘古老而典雅的装束,以及亲朋好友“掐新娘”的习俗,胸前的大镜子、脸上的墨镜,都是特有的风俗并有相应的优美的传说。

大理人说周城白族女子漂亮,像“马蜂”“喜鹊”,这是白族人夸女子的最好的词汇。确实,这里的女子身材苗条、体态婀娜,衣着得体,明快大方,尤其是她们的乡花包头,弯弯的形状恰似洱海中的一弯新月,其上点缀的艳丽花朵代表着上关的花,顶端那洁白的缨须就是苍山顶上的白雪,垂下耳际的缨穗随风舞动,这便是下关的风了。(上关、下关都是大理的地名)。小小一个包头,包容了大理“风花雪月”四景,好不美哉。

白族:周城--一个村庄的城市

 白族传统民居小院

白族:周城--一个村庄的城市

 巧手白族金花在做扎染。

白族:周城--一个村庄的城市

 白族老妈妈,恬然走过周城古街

白族:周城--一个村庄的城市

 我与观音“爷爷”。周城观音庙里供奉的是男性观音。

白族:周城--一个村庄的城市

 白族文字?周城村发现的一块残碑,上面的文字无人能懂,疑似白族古文字

白族:周城--一个村庄的城市

 白族人的童年就是在这样的背篓里“晃”大的。舒服吧?

 

 

白族背景资料

   白族是中国西南边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早在秦汉时代就和汉族有了密切的往来,创造了本民族灿烂的文化。白族有近139万人,80%以上聚居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云南的怒江、保山、丽江、楚雄、昆明以及湖南的桑植、贵州的毕节、四川的西昌等地以及东南亚各国也有分布。
  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白族先民就在以苍山、洱海为中心的大理地区生活,创造了早期的水稻农耕文化,商代末期至西汉,又创造了辉煌的青铜文化。从两汉至唐初,在汉文化以及其他外来文化的影响下,白族不断分散和聚合,先后形成“东西洱河蛮”“白子国”“六诏”等酋邦,元代以后,白族地区的历史逐渐与中原汉族趋于一致。
  白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无文字。在中原文化的影响下,白族地区从唐代就被称为“人知礼乐,本唐风化”的礼仪之邦。
  白族男女崇尚白色,服饰以白色为尊贵。擅长采制大理石、木雕、石刻等手工艺制作。
  白族民居建筑艺术水平校高,“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飞檐斗共,雕刻彩绘,古朴大方,优美和谐,富有民族特色。
  白族崇信佛教和本民族的原始巫教--本主教,形成了庞大的本主文化体系。由于白族与中原汉族的密切交往,儒、释、道三教在白族地区亦广为流传并形成三教合流之势。
  白族能歌善舞,节日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规模盛大,内容丰富,“霸王鞭”、“八角鼓”、“龙灯舞”、“白族调”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