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行/见闻56民族白族施晓亮周城风花雪月 |
分类: 走进56个民族家庭 |
段绍升夫妇的女儿、儿媳正好五个,被称为“五朵金花”
听取律师和出版社编辑建议,为保护未来出版物版权,仅发表文章中的部分内容。
周城,一个村庄里的城市
我们的采访对象段绍升家住周城。
周城不是一座城市,而是一个大村庄。这个大村庄现在有超过万人居住,98%是白族,据说是云南省最大的自然村,是东南亚最大的白族村落。
周城是大理市喜洲镇下辖的一个行政村,它的知名度很高,赫赫有名的蝴蝶泉就在它的旁边,电影《五朵金花》的许多外景就在这里拍摄。这里曾有过家家户户做扎染的壮观场景,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扎染之乡”。它还是全国100个文明示范村之一。
周城位于大理州政府北约40公里处的苍山云弄峰下,滇藏公路即214国道从村中穿过,新建的大(理)丽(江)高等级公路就在村脚,南来北往的游客游览蝴蝶泉都要经过周城并在这里休息用餐。周城本身就是一个白族风情很浓郁的旅游景点,至今仍然十分完好地保留着白族的各种传统习俗,被誉为“白族文化的活化石”。
周城人口众多,屋宇建筑鳞次栉比,整个村落的布局以“一台(古戏台),二楼(门楼),三阁,四庙,五路,六巷,七巡,八曲,九十间”为基础,不断扩大,且“家家门外石板路,户户门前有流水”,密如蛛网的石板路交错纵横,清澈的流水七拐八弯,古朴而宁静。建于19世纪末的周城古戏台是这个大村子的标志性建筑,其规模的宏大和工艺的精湛,都堪称白族建筑的精典,古戏台前大广场上,南北相对的两棵大榕树高30多米,胸径超过2米,被村民视为风水树。
周城村的规模完全象个小型城市,村中广场完全象个城市广场。
早在20年前,周城就兴建了占地面积达10亩的“周城农民文化宫”,内设文化馆、电影院、篮球场、图书室、娱乐室等,是当时云南省的第一个农民文化宫。原文化部长、著名诗人贺敬之看了这个文化宫后赞不绝口。
在周城,白族的婚礼,传统的绕三灵,白族的火把节等,无不体现着浓郁的白族民族风情。白族婚礼上新娘古老而典雅的装束,以及亲朋好友“掐新娘”的习俗,胸前的大镜子、脸上的墨镜,都是特有的风俗并有相应的优美的传说。
大理人说周城白族女子漂亮,像“马蜂”“喜鹊”,这是白族人夸女子的最好的词汇。确实,这里的女子身材苗条、体态婀娜,衣着得体,明快大方,尤其是她们的乡花包头,弯弯的形状恰似洱海中的一弯新月,其上点缀的艳丽花朵代表着上关的花,顶端那洁白的缨须就是苍山顶上的白雪,垂下耳际的缨穗随风舞动,这便是下关的风了。(上关、下关都是大理的地名)。小小一个包头,包容了大理“风花雪月”四景,好不美哉。
白族背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