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随笔/感悟施晓亮四十不惑生日56民族九州方圆 |
分类: 生活随笔 |
三十岁的我,看着像四十,但心态完全是20岁的浮动。
昨晚看完央视的奥运一周年倒计时直播,又在网上浏览奥运的内容,整理了一下明天与新浪博客频道沟通的内容。不知不觉已过零点。手机响了,是一个朋友来的短信,只有四个字:“生日快乐!”。
好细心的小朋友,不是她提醒,我都忙得忘了自己这个重要的节日了。
今天,2007年8月9日,我40岁。
转眼就四十了。
我已经不惑了吗?
自己感觉精神状态还象三十岁的小伙子。但身体明显是有感觉了,昨晚洗澡,我自己都对镜中那个微微发福的肚子不甚满意。早晨起床,会稍稍赖一下床;眼已经花了,离开200度的花镜,五号字已经一片模糊;上周回家,女儿趴在我肩上,已经数出十数根白发了……
1997年,8月9日是,我刚刚结束了长达半年的《九州方圆万里行》活动回到青州。半年的风霜雪雨,将我磨炼成一个钢筋铁骨的汉子。晒脱了几层皮的脸上,还留着长达半寸的胡子。这胡子我舍不得刮,留了半个月,自觉得很酷。
那一年,我三十岁。觉得自己“而立“了。
六年前的2001年8月9日,大约也就是我写这篇博文的时间吧,我和3位同伴,从北京中华民族园前启程,直奔内蒙,开始了为期3年的《走进56个民族家庭》大型采访活动。出发日是我精心选定的,那么多人为我过了一个有意义的生日。
今天,我在北京。独自一人,坐在电脑前,写下这些文字,以此庆祝自己的四十岁生日。此前,我曾想过以什么样的方式度过四十大寿,方式未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一定会非常激动。但真走到四十岁,心竟是如此平静。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十年来,借助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我已经走了几十个万里了,书虽读得不多,但十年路程,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平静了浮躁的心态,学会了舍弃。
前几天与台里一位好朋友聊天,谈及十年来的最大变化,我说:不再象原来一样斤斤计较,没有什么是不可放弃的。
我失去了很多,职务、级别、薪水、别墅,直至一年前的编制、职业。但我得到的更多。我再不用为了看领导的脸色和眼色而勉强自己,再不用每天在同一间办公室里,面对着同样的同事,处理着几乎一成不变的事务,重复着像复印机一样复印出来的重复生活。
世界上有什么比自由更可贵的?
得到最大的,就是我知道了自己为什么活着,该如何活着?
人过七十古来稀,活到九十又如何?唐师曾兄若干次对我说过“70年*365天=25550天”的人生长度公式,我已然过了半,生命还有一万来天。还要睡觉、吃饭、应酬、挣钱、买房、装修、……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不多。能自己支配的生命,就要做自己喜爱的事,简称“做爱”,一定要天天做爱。勉强做自己不爱做的事,是对生命的极大浪费,也是对生命的不尊重。
一生想做的事很多很多,而人一生能做好一件事就足够了。因为人生真的很短很短。
此生最想做的,就是遍访56个民族。在此后十年左右时间,每年回访5-6个家庭,用时间的对比,记录56个民族家庭的发展、变化。这种记录也许在很多人看来没有意义,但在我看来,是对我生命价值的最佳阐释。
没过多的考虑过对国家、对社会的意义,那是自然而然的副产品。这些东西,也许不是给当世看的。所有事情,只有变化了,消失了,才会觉出它的珍贵。
这就是我想做、也是最爱做的。
天天做爱的感觉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