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钢婚2023

(2023-06-07 22:38:18)
标签:

钢婚

2023

分类: 杨阳主义

今天是和妻子结婚的第十一个年头,网称“钢婚”,或许无欲则“刚”,这一年属实不易。之前给妻子画的许多“大饼”都没能实现,但我估计她都会记在小本本上,隔三差五的提醒我,希望以后能够尽快实现。写这段文字的时候脑海突然浮现出刚结婚那会,从北京抱着婚纱照坐火车回家的情景,现在看来特别搞笑,一晃都十多年了。

看《佛光菜根谭》上写:一等丈夫“幽默说笑,助力家务”;二等丈夫“喝茶看报,赞美太太”;三等丈夫“气势凌人,嫌东嫌西”;劣等丈夫“在外交际,游荡不归”。总结的很有道理,我自己就第一等第二点“助力家务”和第二等第二点“赞美太太”还存在些许不足。洗衣做饭都还马马虎虎,生抽、老抽、酱油、味极鲜、耗油,感觉都一个味,这谁能分清啊!但这一年我能做到的是只要我在家都不会让妻子洗碗,需要手洗的衣服也尽量我洗。平时很少直接赞美妻子,总觉得说出来的东西都不真实,矫揉造作。但其实也不完全,真不真实主要看你如何表达。我的妻子比我聪明得多,做行测题起码秒杀我。车技也比我好,尤其是侧方位停车,都是一把进,让我佩服。这几年保养的也比我好,有点像老夫少妻,两个人站在一起明显能感觉到她看中我的肯定是“才华”。星云大师曾讲过一个故事,说一对老夫妻结婚七十年了,就是钻石婚姻,在庆祝典礼上,记者就问这个太太,“你们老夫妻七十年生活在一起不容易,请问夫人你可发现到你的先生有什么缺点吗?”太太回答说:“唉,说起我先生的缺点,比天上的星星恐怕还要多。”“既然那么多的缺点,你们怎么夫妻过了七十年呢?”她说:“不过,我的先生有一个优点,他做人正直、有道德,心中有慈悲、心中有爱心,他就如太阳一样,他就是这一个优点,太阳一出来,所有的星星都没有了。”感谢妻子十一年来对我的理解和包容,撑起整个家里里外外的琐碎小事,我很知足,所以每年都会通过这篇文字表达内心的情愫。希望以后我们的生活如同顾城的诗《门前》一般——“我多么希望,有一个门口。早晨,阳光照在草上。我们站着,扶着自己的门扇。门很低,但太阳是明亮的。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有门,不用开开。是我们的,就十分美好。”或是像《人鬼情未了》中的经典场景,Sam从身后抱住Molly,双手交织在一起,共同完成一件泥塑,何等唯美,多美浪漫,也说一句“我心亦然”。

今年孩子升入小学三年级,班主任开家长会特意强调这是重要转折,学习时长和知识难度都在提升,我和妻子就像两只小老鼠一样守在手机前认真地做着记录。现在的小孩比我们那个年代要不容易,国家倡导“五育并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很多时候我们必须承认大多孩子都是平凡甚至平庸的,以后都会成为普通人。会背“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不是天才,能写出这样的诗来才是天才。有空的时候我都会陪孩子睡着再离开房间,他喜欢“尬聊”,有时候还会出题考我,比如:两个母亲、两个女儿去买西瓜,每人吃一个,请问最少买几个西瓜?答案是三个,想不到吧,哈哈。外婆、妈妈、女儿,其实是三个人。有时我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常把“男儿当自强”挂在嘴边,每天给他灌输学习的重要性,出差的时候也录个短视频讲讲课外知识。很多时候过于急躁,也要反思我们的教育和沟通方式,他只不过是一个9岁大的孩子。人嘛,总要积极一些,万万不可“先天笨、后天懒”,那就真的没救了。我这几年就深有体会,之前都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也就适用于义务教务阶段,千万别把这种观念扩大。学生年龄越大,其自身因素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也越大,而老师的作用则趋于减弱。曾经在网上看到一段话,非常写实,说“不要动不动就和孩子生气,要珍惜孩子在家的日子:7岁以前,家是他的全部;7到13岁,家是晚上;14到17岁,家是周末,18岁以后,可能家只是逢年过节了”,想想的确如此,家长还是要给孩子温暖的。我有一次问儿子,“每次犯错我们都会责备你,那你讨不讨厌爸爸妈妈?”孩子说:“不会的,知道是为了他好。”我问他:“你长大之后有什么理想?”他说,“想开一个养老院,这样以后就可以每天陪着爸爸妈妈了。”我一怔,赶忙用眼皮噙住快要掉下来的泪水。不管怎样说,这些年儿子给了我做父亲的尊严,今年老师让他当数学课代表,还获得了“优秀班干部”的奖状,代表学校参加市里的艺术节歌唱比赛,第一次参加钢琴音乐会,我都非常高兴,希望孩子能够多为班集体做贡献。同样,希望他以后长大能够活得自在真实,不在乎任何权势,可以在任何人面前都堂堂正正不必低三下四,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

一直以来我都特别喜欢接孩子放学,每次都会早到,看到不同年级孩子们放学出来的各种美好景象。有的孩子会把自己画的美术作品送给妈妈,有的孩子问爷爷能不能给买一跟棒棒糖,有的孩子则是直接扑在了奶奶怀里,成群结队的孩子们嬉戏打闹、有说有笑……米兰·昆德拉有句名言,他说“生小孩的前提是,你已经证明了人生是快乐的”。这一瞬间你感觉生活真美好、人间真值得。我总觉得孩子比一般同龄人幼稚,想想这种童真也挺好。还有就是孩子那些个微信群啊,名字都特别有意思,比如:奋斗吧小小少年、朋友VS学神、秘密群、校园百剑客、吃屁小分队……像极了动画片里的情景,格外有趣。有一次去银川出差,下飞机打车去酒店,大致聊了两句司机就问我,说他孩子不喜欢学习,该如何寻一个出路,自己也没什么本事,说自己的父亲还在一线当工人。我就开导他说,让孩子学一门技术吧,将来能够自力更生。家有良田万顷,不如一技随身。我说你也不要过于自责,人生大抵都是如此的,各有各的难,不苦便是乐。数日之后回石家庄那天已经很晚了,孩子坚持和妈妈一起来接我,这一刻就是幸福的,想见就能相见。什么奥数题做五道错四道,什么呼噜噜的“噜”字下面少一横,这些都抛之脑后,还是要让孩子以后想到爸爸妈妈的是“爱”,而不是其它。小的时候孩子问妈妈,“我是怎么来的?”妈妈回答的很巧妙,她说:“你是天使,在天上看见了妈妈,喜欢妈妈,就飞进了妈妈的肚子。”这个回答很温馨。有一次,作文老师布置了一篇命题作文,叫“感人的一件小事”,孩子想起了有一天妈妈带他骑电动车外出,突然刮起了大风,妈妈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穿到他的身上,这一刻彼此的心都是暖的。我觉得这个立意很好,让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他在文章最后写道:“几年来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幼小时候所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写文章最重要的是“真情”,有了这个“真”以后就能永远写下去,笔锋常带感情,文字就不会枯竭。

孩子更是特别渴望旅游,经常会问我《大中华寻宝记》这本书里的人和事,其实很多地方我也没有去过,不能有切身体会。我向孩子承诺,以后我们先把中国的每个省份有代表性的城市游遍,然后是“港澳台”,再去“东南亚”,最后是欧洲。希望趁孩子有时间和我们有余力的时候尽早完成。法国思想家卢梭讲:“我只要停止脚步,也就停止了思考。”我们的历史也是这样,聪明的人全在路上,李白、杜甫、苏轼……生命历程我想也是一样的。夏天的时候带孩子回老家出海捕鱼,一连高兴了好几天。去年暑假,孩子一个人和节目组去外地录节目,我和他妈还担心这担心那,其实孩子的适应能力很强,他在父母身边就永远都是孩子,只有独立在外才能成长。费孝通先生在他的名著《乡土中国》就曾下过定论,说“抚育孩子的目的就是结束抚育”。的确是这样,伴随孩子逐渐长大,他们的成长还是需要自己独立完成。

2023年4月参加工作整整十年,依稀记得2013年倒三趟公交去科大招聘会上投简历,接着就是无限循环的出差出差出差、上课上课上课,跑遍了大半个中国,“车票等身”。春秋冬夏、迎来送往,见过形形色色的人,也碰到各式各样的事。一个人出差有的时候挺遭罪,今年最长一次35天,辗转两省三地。记得傍晚到达J省N市,网约车把我放在了一条步行街上,下车开门不留神碰倒了骑电动车的母女,经过十几分钟的致歉和沟通,赔付了她们400块钱。尤不能忘,那位妇女起身后第一句话就是“赔钱,我这双凉鞋是花了500块钱刚买的”。南、北方人的性格和表达在骨子里是完全不一样的,很多时候南方人精打细算,算的是经济账,做什么都是“先拍脑袋”。而北方人更多是感情用事,重在情义,考虑问题总是“先拍胸脯”。像我这样头脑不太灵光的人还是待在北方吧,每天坚持领1个“京东豆”,集齐1000个就可以抵10块钱了。发不了财,图个踏实。一个前同事发朋友圈,他写了一段诺贝尔文学奖级别的比喻句子:“巷子里的猫很自由却没有归宿,围墙里的狗有归宿可终身都得低着头,人生这道选择题,怎么选都会有遗憾。”我总以为,看问题的眼光还是要坚持“长期价值主义”,每个人追求的生活方式不一样,无分对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就算成功。没有野心,也就活得开心。

王朔在小说《顽主》里有一段经典的话人生就是这么回事儿,就是踢足球,也许啊,这个一大帮人在这儿跑来跑去,也许你整场都踢不进一个球儿啊,但是你还得玩儿命踢。疫情居家整整,正好能够平静地思考一些问题。”佛教讲人生实苦,苦的根源就在于贪欲。在学生时代,我给自己起了一个“追梦人”的网名,备注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参加工作之后,网名改为“过河卒”,备注改为:偶有几茎白发,心情微近中年,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人一闲下来就爱瞎琢磨,我想如果我一辈子不婚,现在就是个老光棍,可能自己会买个一室一厅靠共享单车还车区近点的小房子,客厅和卧室摆满书,冰箱里存好各式各样的速冻食品,上班就上班、下班就吃一口、看会书,磨磨唧唧了此残生。但是人生很难计划得精准,未来有很多不确定性,人生压力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选择。你看这个“闲”字,不就是站在门里看“树”嘛,没有那么复杂。沏一壶浓茶,祛祛这五脏六腑的肉腥味,再放一个大臭屁,让这些油腻气烟消云散。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事,说是事,就是事,说不是,就不是。

有一次出差晚上百无聊赖看起了电视,是一档相亲服务类节目,具体内容忘得差不多了,一句话都听不进去,人浮于事、疲疲沓沓的。《佛光菜根谭》中讲“一等太太”就是“治家整洁,贤惠有德”,这一点妻子是做到了。夫妻二人能否白头偕老我觉得有两点,一是过去是否足够了解,这是感情的基础,不然极有可能只能“同享福”而不能“共患难”;二是现在是否能够融合,生活是琐碎的,翻过高山可能前面还会有沟壑,两个人能够互补是最好的状态。我们这个家,很朴素,也很单纯,稍有一些开心就会很快乐。有的时候我故意把自己搞的很“俗”,说一些招三不招四的傻话,逗他们笑。生活肯定不能总像鲁迅文章、王家卫电影似的,每天都那么深刻,活得深刻两天、再浅薄五天比较好。古人其实也一样,过去常说人有三急,后来才知道是“屎尿屁”。我家附近有一个老汉,常年卧病在床,老婆子也是每天伺候服侍,有的时候搀扶下楼晒太阳。小区里面还有个大爷,每天神神叨叨的呼喊乱叫,他妻子在一旁也是和周围人解释、赔不是。很多时候这就是真实的生活,过去我们讲“艺术来源生活,高于生活”,深刻体会之后,你会发现艺术不会高于生活,因为生活是酸甜苦辣的真实存在的,你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也描述不出情感的分量。

李白说“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顺境的时候就多做点事,逆境的时候也不要万念俱灰,可以多看看书。宁拙毋巧,宁朴毋华。这几年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喜欢和有想法的年轻人对谈,他们的很多观点直接、新颖,总能从中获得启发,或是让生活变得更有活力。我时常喜欢蹲着思考,这样似乎效率更高,星云大师用十六个字概括自己的人生观——以退为进,以众为我,以无为有,以空为乐。“以退为进”我理解就是不争。一味往前,可能会鼻青眼肿。有时候,退后也是向前。“以众为我”我理解就是给予。心里要有他人,爱众生,海纳百川,渡人也是渡己。“以无为有”我理解就是放下。很多东西到头来只是一个短暂拥有,无实际上比有更大更多。尤其是精神上的富足,当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之后显得至关重要。“以空为乐”我理解就是无欲。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这十六字箴言太深刻了,在今后的日子慢慢身体力行吧。也希望我们的小家越来越幸福,相亲相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