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顾名思义,不用解释谁都知道那是父亲的节日,话题也应该与父亲有关。“父亲节里说母亲”这个标题听起来似乎有点跑题了,不免有人会这么说,我想,如果您能耐住性子听我讲下去,就会觉得还在正题上。
父亲已经去世20年了。尽管时间过去很久,但提起父亲我还是很难过;人死不能复生,再怎样难过也无济于事,所以,今天只说母亲。
我的母亲已经年逾古稀,但身体很硬朗,当然这是儿女的福分,现住在黑龙江省富锦市一个农庄,和我的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同生活在一个村子里,生活由他们的照料;我和小妹住在辽宁丹东(农村)。辽宁丹东——黑龙江富锦相隔几千里,我们见面的机会也较少。不能常见,电话就成了我们母女联络感情的唯一工具。每个礼拜给母亲打电话是必须的事,否者我会感到心里不安。有时恰巧母亲不在电话旁,几遍呼叫都不接听,我的心里就会不踏实,一直呼叫到母亲接听为止,或者是赶紧给弟弟妹妹打电话询问。得知母亲在外面忙,没有拿手机时,我这一颗悬着的心才算落地。
每周一个电话,就是想知道母亲的近况,身体怎样,再打听一下弟弟妹妹都在忙什么。和母亲通话,从声音上大致就能知道她的情绪如何,身体如何。电话不需长篇大论,有时赶上母亲正在打麻将或是忙着干家务,只和她唠上一两分钟就挂断电话,知道母亲很好,我的心情也轻松了,一整天都会很开心。
坚持每礼拜都给母亲打电话也是前不久的事。以前一般两个礼拜打一次,有时甚至更久些;有时因为一些家庭琐事的干扰,就会忘记给母亲打电话,总之,不够细心的我,常常忘记打电话。
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想起,已经近三个礼拜没给母亲打电话了,这才赶紧拨通母亲的手机。就是这次和母亲通话后,我便告诉自己,以后每个礼拜都给母亲打电话。
说到这,有的朋友肯定想知道这两母女间什么样的通话内容让女儿有了每个礼拜给母亲通话的承诺。说起那次时隔三个礼拜才给母亲打电话,让我感到很惭愧,现在提起来我还觉得心里酸溜溜的,那天拨通母亲的手机,得知她正在打麻将,母亲办了个麻将桌,提供给别人来玩,她自己很少玩,除非人手不够时她才上场。听电话那头母亲说正在打麻将,我好奇的问了一句:“妈。你也打麻将啊!”母亲说:“人家都说经常接儿女的电话老人不得痴呆症。我害怕得老年痴呆症,所以就打打麻将啊。”听到母亲这番话,我的心里咯噔一下,顿时觉得很不是滋味,自责悔恨一起涌上心头,觉得非常对不起老人家,但我没有向母亲道歉,只是在心里默默的告诉自己以后应该怎么做。 放下电话后,我的眼里噙满惭愧的泪水,久久都不能从难过中走出来。
也是在那一刻,让我真正理解了一位孤独老人的心情(母亲身边虽然有两儿一女,但她还是一个人生活);也让我懂得了对待老人,不仅仅是让他们衣食无忧,儿女们给予精神上的抚慰同样重要。老人辛苦一辈子,吃好吃赖他们都不在乎,儿孙才是他们最在意的;他们把爱全部奉献给了自己的孩子,孩子却为他们想的做的太少。
人们都说“人老了像孩子”。虽然我的母亲心智还依然像年轻时,但我还是喜欢逗她玩,把她当成老小孩,这在从前我也这样。生活中的我是不太爱开玩笑的,对于母亲就不同,常常逗她乐。母亲年纪大了,记忆力不好,记不住我家电话号码,差不多每次给她打电话我都用假声说话:“喂。老杨太太,打麻将缺人不?”再不就“老杨二娘啊,你猜猜我是谁啊?”“老杨二婶你在家干啥呢?等等,”逗母亲乐我可有很多招术呢;有时能被她很快识破,有时我伪装的好,她还是听不出来我是谁的。当实在听不出我是谁时,她就有点急眼了,语气有些生硬问:“你谁啊?”我就愿意听“你是谁啊。”每当母亲急眼了,我也达到目的了,电话这头的我笑的前仰后合,电话那头的母亲也破怒为笑,“你这个小鳖犊子,谁都逗。”听到母亲被我逗的哭笑不得的样子,我的心里像开了花似的美。
今个儿一大早我就给母亲打电话(这次伪装的不太像,老妈当场就把我揭穿了),但是我没告诉她今天是什么日子,也许母亲也不清楚今天是什么日子,农村人每天活都干不过来,哪还顾得上这些。和母亲聊了一会儿,问问家里情况,母亲和往常一样,每天做家务,收拾菜园子,饲养一大群鸡鸭鹅。
勤劳的母亲总是这样,一刻都不让自己歇息,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精明能干的母亲一直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爸,今天是
父亲节,您大闺女却写她老妈,您可不要嫉妒哦。其实大闺女知道您不会吃我老妈醋的哈,呵呵。您活着的时候就常对儿女说,老妈跟您吃了太多的苦,受了太多的罪,您一直感到很愧疚。如今老妈差一岁就70了,早该要儿女赡养了。
母亲劳累了一生,如今也该安享晚年了。老妈她能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这也是您的心愿啊!
爸,您在天之灵要保佑我妈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哦!老爸,节日快乐!老妈,节日快乐!天下所有的父亲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