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健康文化 |
分类: 健康日记 |
关于秋季便秘的“肺话”
没错,虽然便秘的原因很复杂,但秋季便秘,多半与肺有关。
很多人发现一到秋季,便秘会更加严重;有些平时不便秘的人,到了秋季也会常常出现便秘的现象。
您是不是觉得秋燥,就是大肠干燥呢?
也对,也不对。秋天的确容易肠燥,但肠燥多半也与肺有关。
传统医学认为,燥主秋令、“肺为娇脏”,在秋天我们的肺特别容易受到伤害,中医说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的生理功能出现问题,大肠的功能往往会受影响,这才是导致便秘的主要原因。
肺以“宣发”和“肃降”为主,同时掌管体内的气与水液调控。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医师张国英经常强调,老年人秋天便秘要补肺气,补肺阴。
肺气虚是由于机体久咳耗伤肺气、或是体弱肺气不足造成的。各种慢性疾病的中后期、慢性肺疾病患者,都会出现肺气虚的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多多少少会有些肺气虚,因而在秋天更容易出现问题,便秘就是其中之一。
肺阴虚,是指肺部津液被消耗后,肺部失去阴液的滋润,导致肺的宣降功能失常。肺阴不足的人还往往表现出上火的现象,就是我们常说的“阴虚火旺”,大便干结便是其中的一种症状。
翕子想起中医有“提壶揭盖法”治便秘的故事,祖国医学把肺比喻为华盖,有些便秘就是由于肺失宣肃,引起大肠功能失调造成的,如果单单用泻下的方法就没什么效果,古人发明了“提壶揭盖法”,通过宣肺来通便。
泡茶的朋友都知道,壶盖上有一个透气的小孔,如果您把小孔堵住了,水就倒不出来了,只有把小孔放开,水才能顺畅地流出,治便秘也是同样的道理,中医通过使肺气宣降,上窍开而下窍通,就治好了便秘。
秋天宣肺是预防便秘的重要方法,当然养肺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预防便秘。
学过中医的朋友都知道,人体十二条正经,肺经排在第一位。肺为“百脉之会”,主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全身的血液,都要通过经脉而会聚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氧合,而后输布于全身。心肺功能弱的人群,更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寿命也往往更短。因此养肺,是秋天最重要的养生功课。
《黄帝内经素问》告诉我们:“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从季节上说,秋天对应的燥邪易伤肺;秋天人的情绪容易低落悲秋易伤肺,那我们就更应该好好应对。
翕子教您一个宣肺的小妙招,说来也是最简单不过的,就是大笑。
生活中谁不遇上点烦心事儿,但我们要知道,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解不开的结,伤害你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对这件事的态度。遇到事儿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没有什么比自己开心更重要。您可以多听听相声,多讲点幽默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开怀大笑。
开怀大笑不仅能让忧伤远离,更是对身体的疗愈和脏腑的按摩。大笑能使肺扩张,会不自觉地进行深呼吸,能够吸收更多的氧气进入身体,随着流畅的血液行遍全身,让身体的每个细胞都能获得充足的氧气。这也是中医“常笑宣肺”的道理。
针对秋燥容易引起便秘,我们该怎么做?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孟捷给您一个全方位的提示:
饮食方面,说到补肺阴、补肺气,可别自己乱补,还是要请医生把脉开方。日常药食同源的食物,您可以吃些,比如百合、银耳、山药、蜂蜜等等。孟主任提倡大家均衡营养,多喝水,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蔬菜、水果、坚果等。
运动方面,适度的深呼吸有助于清肺、提肛锻炼或者顺时针揉肚子有助于排便。
容易便秘的朋友最好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不要一边排便一边看手机或书。坐马桶时可以在面前放一个小凳子,把脚踏在小凳子上,保持上身直立的状态有利于排便。
最忌讳的是老年朋友去买大黄、芦荟之类的苦寒的药物来帮助排便,虽然让您一时痛快,副作用却很大,不适合气虚的老年人,即使青壮年,也不适合长期用。
开塞露虽然是物理性的,但也不提倡长期用,因为便秘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长期依赖开塞露也会损伤大肠的功能。
孟主任特别提醒大家如果出现排便习惯的改变,这一般是一个报警信号,比如大便带血,大便变细等,都不要不当回事儿,最好及时到医院去查一查,以免延误病情。当然,没问题咱就更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