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健康文化 |
分类: 健康日记 |
疼痛,要不要去就医?
新冠肺炎疫情虽然有所缓解,很多老年朋友还是不愿去医院,即使遭遇疼痛,也怕给子女添麻烦,尽量能忍就忍,或者自己买点止疼药吃吃就罢了,这可真让人看着心疼。
因为在很多时候,疼痛是身体向我们发出的求救信号,是告诉我们身体有疾病了,需要及时诊治,及时调整不良的生活方式,如果我们采取忍或者用止疼药,真的可能掩盖症状,错失治疗的最佳时机,给身体带来更大的伤害。
翕子特别采访了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疼痛科路桂军主任,了解老年人怎样的疼痛可以居家观察,怎样的疼痛必须及时就诊,才能避免出现严重的不良情况。
哪些疼痛可以暂时在家观察、处理呢?
如果既往有某种慢性疾病,经常有疼痛症状出现,这次疼痛的体验和以往的经验相比较,基本能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那我们可以暂时休息,在以往治疗基础上,观察观察或者局部热敷一下,看看能不能缓解,但如果不能缓解,也是要咨询医生的。
当您突然遭遇疼痛的时候,如果比较严重,您以前没有体验过类似的病痛,自己也搞不清楚疼痛的原因,那您就不要耽搁了,赶紧就医或者拨打120或999急救电话。
具体的疼痛形式,我们分别来跟您说说。
1、外伤疼痛。
如果是不小心受了外伤,我们需要根据疼痛的强烈程度来进行自我判断。
老年人因为骨质疏松,受伤的可能性会比年轻人增加,同时又相对敏感度下降,有时您自己觉得不太疼,还可以忍受,但可能已经骨折了。
所以,如果外伤以后导致的胸部疼痛,活动困难,翻身困难,一定要及时就诊。
如果胸痛同时伴有胸闷、喘憋、呼吸困难,甚至往后背窜,这种疼痛可能会导致心肺疾病,更是不能耽搁。
翕子劝您年纪大了还是要娇气自己一些,千万别怕麻烦子女而自己忍着,及早就诊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痛苦和麻烦。
2、腹部疼痛。
腹部疼痛是一种常见症状,比如吃饭不合适、慢性肠道炎症、便秘、胆囊炎等,都会出现腹痛。
如果腹痛同时伴有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的话,那可能是消化系统问题,如果我们原来就有消化道疾病的话,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采取初步措施,但如果没有很快缓解,还是要及时就诊。
但是如果腹痛是突然发生的,而且休息后不能缓解,如果没有伴有一些恶心、呕吐、排便障碍等症状的话,不大容易判断疼痛的原因,更要及时去看医生。
老年肠系膜动脉,有时候有血栓,也会出现疼痛;腹部如果有突发的、撕裂样的疼痛,这高度怀疑是血管病变,是一定要重视的。
3、背部疼痛。
很多劳损性疾病都会出现背部发沉、发紧、疼痛,但是如果是外伤引起的,医生会高度怀疑是否有椎体压缩骨折。
如果我们外伤后出现背部疼痛伴有翻身困难、转侧不利、行动不便、起身不便的话,提示我们可能相对严重一些,也要及时看医生。
4、头痛。
头痛也是一种常见病,如果以往有高血压、慢性头痛类的疾病,而且这次发作头痛症状和以往没有太大的区别,我们可以赶快测一测血压,看看血压变化,及时调整降压药的剂量。
如果没有任何的诱发因素,突发的头部剧烈疼痛,伴有视物模糊、恶心、呕吐、不敢睁眼等情况,一定要及时看医生,避免脑血管病的潜在风险。
5、肢体疼痛。
肢体疼痛往往和关节、肌肉退化有关系,如果以往有类似的疾病,疼痛不断的再体验,我们自己能分析出来是原因在什么地方的话,可以暂时观察,或者根据以往的治疗方法自我处治。
但是如果疼痛时伴有肢体颜色的改变、发凉,而且夜间疼痛难以忍受的话,可能是有缺血性病变,要及时去检查是否有血栓存在。
6、夜间痛。
特别提醒老年朋友一定不要忽视夜间疼痛。
夜间痛的一般都不是劳损导致的疼痛,60岁以上的老年朋友,如果出现夜间痛,持续加重,而且伴有体重下降的情况,要考虑是不是有肿瘤或占位性疼痛,一定要高度重视。
最后翕子还要和老年朋友说说止疼药的使用。
老年人群疼痛症状的发生率很高,有些慢性疾病经常伴有一些疼痛症状。
有些老年朋友会觉得止疼药有成瘾性,坚决排斥,这倒没有必要。
现代医学已经能做到在疾病暂时难以完全治愈情况下,通过合理的、小剂量的、安全的使用止疼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但止疼药确实不能乱用,不提倡您自己随便买来吃。
一定要经过医生诊断,彻底了解疼痛的原因之后,理性地使用止疼药。
因为止痛药有很多种,对治不同的疼痛。
比如神经痛,消炎止痛药根本就没有什么效果,反而会增加胃肠负担;治疗神经痛的药,往往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关节疼痛的人用了以后过度镇静,加上关节功能不稳,反而容易摔倒。
长期慢性疼痛并不是要靠止疼药过日子,要对疼痛的病因进行针对性更强的治疗,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