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生是怎样预防流感的

(2019-12-30 17:49:05)
标签:

健康

文化

医生是怎样预防流感的

 

流感疫情进一步加重,医院里又人满为患。

面对流来袭,很多人感到恐慌。

我想问,那些感染科、呼吸科,每天面对携带各种各传染病病原体的医生,他们就不害怕吗?

 

中日友好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徐潜是一位从事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工作30的女大夫,已经63岁了,满负荷工作,每周门诊还排得满满的。

在医院的时候,她一袭白衣,说话干净利落,一针见血;

生活中,她脱去白大褂,质朴平和,就象邻家大妈;

当然,面对翕子的提问,她又会恢复工作的激情状态——

医生是怎样预防流感的

徐潜,中日友好医院感染感染疾病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感染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对各种病毒性肝炎、药物、免疫、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肝囊肿,肝硬化,肝癌和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腹泻待查、发热待查等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诊断治疗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这一期的访谈话题是关于流感的。

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疫苗,接种了疫苗一般要一、两个星期才能产生抗体,最好是在流感流行之前接种,现在接种也还来得及。

徐主任一直强调着高龄老人和高危人群一定要打流感疫苗。

 

医生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吗?

这个问题我问过呼吸科医生,问过感染科医生,我以为这些医生都会早早打了流感疫苗。

然而并没有。

虽然北京市每年给老人和在校中小学生免费接种流感疫苗,医生群体却没有这个福利,他们要接种疫苗也需要自费去打针,而绝大多数医生并没有去打,包括那些每天面对流感病毒和各种病原体的医生。

包括徐潜主任:面前这位60多岁的老太太。(我忽然想起,她应该很快就到了可以去社区医院免费接种流感疫苗的年龄了。)

 

那您是怎么预防流感的?

徐主任提到“标准预防”的概念,就是你面对的人,无论有没有流感病毒或其它传染病,你都要做好标准防护。

什么是标准防护?

说起来很简单,就三件事儿: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

 

流感有潜伏期,有人潜伏几个小时,也有人能长达一个星期,在感染了流感病毒,没有发病,但有传染性,所以要做好标准预防。

 

戴口罩

徐主任告诉我们,发烧不传染,咳嗽不传染,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咳嗽,都要进行遮挡,不能对着人咳嗽。

流感主要的传播是飞沫传播,生病的人自觉地要戴口罩。

 

在流感流行季节,到医院等人员密集的场所,普通人也要戴好口罩。

流感传染只要有一米的距离就是安全的,因此预防流感普通口罩就够了。薄薄的外科口罩就足够了。

 

勤洗手

勤洗手对预防流感和各种传染病,病毒性疾病都很有效。

现在医院有很多免洗消毒液,每个医生的门诊台上都有,我们注意到医生在门诊的时候,随时会挤点免洗消毒液搓搓手。

在医院的大厅、走廊,我们也随处可见这样的免洗消毒液,提倡来就诊的患者和患者家属随时清洁双手。

徐主任也建议我们每个人的包包里都戴上一小瓶免洗洗手液,随时搓一搓,可以有效地预防种类传染病。

 

常通风

空气流通是预防流感非常重要的方法,因为流感病毒不会在空气中存活太久,如果能及时换气,就可以有效预防病毒感染。

老年人和高危人群在流感季节尽量少到人员密集场所走动,以免感染流感病毒。

居家生活我们不光要开窗通风,还要尽可能在天气好的时候外出活动,以提高身体的适应能力。

 

预防流感对普通人来说,就这么简单,但对高龄老人,还是要多说几句。

老年人的身体症状感觉常常比较迟钝,老年人说的症状往往比他说出来的严重得多,甚至有些老年人的症状都不明显,但有可能已经是肺炎了。

徐主任反复强调,如果老人的没劲,精神不太好,或者吃饭不香,一定要及时就诊,耽误不得。

 

作为医生,徐主任谈到要随时做好面临流感大流行准备。

除了标准预防的理念,徐主任强调要防止抗感染药物的滥用。

高危人群一定要用,但青壮年人就应该尽量不用,以保护抗感染药物,减少耐药的风险。

病原体与人类抗感染之间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它们之间是一个平衡,我们在用药治病的时候,要有维持这种平衡的意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