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健康文化 |
分类: 健康日记 |
您的失眠可能是因为睡得太晚
刘阿姨最近抱怨睡眠变差了,经常到了夜里睡不着,她以前睡眠一直都不错,退休以后也没什么特别烦心的事儿,怎么会突然失眠了呢?
跟刘阿姨聊天,发现她退休的生活还是挺快乐的,虽然不用上班了,但上着老年大学的课程,还经常参加各种老年活动,和老伴儿也常到处去玩,似乎没有什么理由突然睡不好觉了啊?
聊着聊着,翕子发现了问题,刘阿姨一直喜欢“追剧”,以前顾虑着白天上班,晚上不敢看得太晚,现在退休了,时间由自己掌握,只要第二天早上没有啥重要的事儿,刘阿姨都会看电视连续剧看到很晚。
有时越看越兴奋,索性不睡了,一直看下去,有时还弄点宵夜吃,吃完了继续“追剧”。经常一口气看到凌晨两、三点。
反正第二天睡到几点都没关系,刘阿姨觉得我睡够了八个小时就没问题,殊不知,这样做对身体的影响可远比想象的严重。
过了一半年儿,刘阿姨的睡眠就越来越差了,有时第二天有事儿,想早点睡觉,可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了。
现在,每天躺到床上都要翻好长时间“烧饼”才能睡着,而且睡的也不实,第二天还昏昏沉沉的。
刘阿姨很苦恼,自己以前睡眠很好的,现在怎么睡眠就不好了呢?刘阿姨担心,这要是长期睡不好觉,身体肯定受影响,这可怎么办?
我问刘阿姨,您什么时候觉得最困啊?
刘阿姨想了想说,其实有时候晚上八点多就困了,可老觉得这么早睡觉太浪费,就想着再看会电视剧,到十点钟再睡,可常常剧情很吸引人,一看就看到十一点了,到了十一点,再想睡也睡不着了。
这就对了,按照中医的理论,子时(夜时11:00--凌晨1:00)一阳生,这时候人的阳气已经开始初生了,当然就不容易入睡了。
如果经常子时不睡觉,生物钟被打乱了不说,睡眠质量也会大大下降。
过去中医老说讲睡子午觉很重要,很多人不以为然,因为西医只强调睡眠时间,只强调睡眠7——8个小时的人平均寿命最长,睡眠过短和过长对健康都不好。
去年我听了一个西医关于睡眠的讲座,原来从脑电发明以来,现代医学发现人的睡眠分四个周期,简单说是入睡期,浅睡期、深睡期和快速眼动期。
前三个时期好理解,最后一个快速眼动期其实是我们做梦的阶段。每天夜里我们会经历5-6个睡眠周期。
研究发现,深睡期对我们的健康极其重要,被认为是大脑清除自由基的关键时期。
而脑电观测发现,小孩子,特别是婴儿的深睡期明显比较长,而老年人的深睡期会越来越少。
还有一个重要的发现是,前半夜的深睡期相对多些,后半夜深睡期很少,很多人甚至到了后半夜就不再有深睡期。
而中医对睡眠时间的观点是,子时胆经当令,丑时肝经当令,肝胆经当令的时间,是我们养血养阴的重要时期,如果这个时候不睡觉,肝胆就不能很好地工作,久而久之人就会伤血伤阴,而血虚阴虚正是中医认为失眠最常见的原因。
如果经常熬夜,子时甚至丑时不睡觉,就会造成血虚阴虚,反过来会加重失眠的问题。
改变也很简单,因为解铃还需系铃人,只要你恢复正常的睡眠时间,就会慢慢调养过来。
可刘阿姨说了,我现在早睡也睡不着了,可怎么办?
如果您的失眠问题不是特别严重的话,您可以通过早起来带动早睡,早上定个5:00钟或6:00钟起床的闹钟,坚持每天早起,白天的时候坚持不要睡太长的午觉,到了晚上您自然就困了,坚持早起一段时间,把生物钟调整到正常状态,您的肝血得到滋养,深睡眠时间会越来越多,失眠的问题就能缓解。
如果您伴随身体其它的不适,翕子建议还是及时就医,安眠药也不是绝对不能吃,只要遵医嘱合理用药,吃一段也是可以慢慢停下来的。或者找中医大夫帮您调理一下气血,吃些滋阴养血安神的汤药应该是有益的。
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作息规律,早睡早起才是最重要的。
翕子采访过不少高寿老人,虽然他们的生活习惯各不相同,但有两个特征是他们共同具有的,一个是开朗的性格,一个是早睡觉。据说百岁老人的平均入睡时间是晚上9:00钟。
民间还有个说法,11:00不睡是不要脸,凌晨1:00不睡是不要命。有人说这个说法太损了,但其实长期如此,还真的有道理呢。
虽然咱们退休了时间自由,但身体也不允许我们随心所欲,还是要尊重自然规律,才能保证机体的正常运行,您说呢?
现在已经是冬天了,熊都冬眠了,睡好觉是冬天第一补药,您可别浪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