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夏养生防湿邪

(2019-08-12 16:08:47)
标签:

健康

文化

每到桑拿天,又热又湿的空气令人喘不过气来,然而,更糟糕的是,很多人觉得头身沉重、四肢困倦,头上好象戴着湿帽子,身上好象裹着湿棉袄,或者有关节肌肉疼痛、胃脘或腹部满闷、食欲不振、小便不利、大便溏泄等症状。您知道吗?这是湿邪在作怪。


长夏养生防湿邪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马建岭今天专门跟您说说湿邪。

 

中医认为导致疾病的外邪有六种,叫做六淫,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六种病邪。

湿便是其中之一,湿属阴邪,性质重浊而粘腻,它能阻滞气的流动,妨碍脾的运化。

 湿邪分外湿和内湿

内湿是水液代谢障碍,与我们的肺、脾、肾失调有关。

肺为水之上源,主水液代谢,肺出了问题,输布不畅,会生湿。

脾主运化,脾气不足水气内停,就生了湿。

肾为水脏,与膀胱对应,肾阳不足,膀胱气化不利就会造成水液代谢障碍,也会生湿。

外感和内伤会伤肺、脾、肾,比如形寒饮冷则伤肺”——

在夏天我们需要小心提防的,就是空调和冰箱了。

吹空调,这就导致了形寒

空调对现代生活也是必不可少,但马建岭主任提醒我们过犹不及,夏天吹空调太过,会造成寒气过盛。

天天有空调吹,结果我们一个夏天,都没有机会好好出出汗。

《黄帝内经》要求我们在夏天要做到无厌于日使气得泄。就是说应该不要怕晒太阳,不要怕出汗,只有多出汗,才能排出机体所受得冬天的寒气、春天的风气,从而使气得泄,让机体恢复健康。如果夏天没能好好出汗的话,人体所受的风寒之邪不能发出,就会停在体内成为湿。

此外,从很热的外面进入室内,一下子特别凉快,您以为自己舒服了,其实汗毛孔快速闭上,造成湿邪排不出去,也是导致湿邪的原因。

喝冷饮,这就导致了饮冷,一般觉得喝凉的东西会伤脾胃,其实肺也怕凉,肺为娇脏,年长的人都知道,在很热的时候,一大杯冰水灌进去,是非常危险的。

中国人说生津才止渴,把水转化成自己的津液才能真正止渴。年轻人阳气盛,可以把冷饮转化成津液,而老年人却不行,反而伤了自己的脾胃和肺。

还有一个内湿的来源是暴饮暴食,鱼生火,肉生痰,肺为储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过食肥甘厚味,脾胃不和,水液失调,不仅会成为湿邪,还会造成脏腑的多种疾病。

嗜酒成癖或过食生冷,以致脾阳失运,也是湿邪内生的主要原因。

外湿指是居处潮湿或出汗和淋雨未及时擦干等原因所致的湿邪侵入。

长夏湿气最盛,人们的皮肤腠理开放的,因此更容易受湿邪侵袭。

防外湿马建岭医生提醒我们夏天出了汗要及时擦干,如果出汗很多或者淋了雨要及时换干衣服。

游泳是一项很好地运动,老年朋友游泳的时间不要太长,游完泳一定要注意及时擦干,谨防湿邪进入身体。

说到祛湿,一旦出现湿的症状,我们还是要及时就医,中医有很多方法,清热利湿,淡渗利湿,清燥化湿,健脾燥湿,这要看每个人的体质,对症治疗。

如果自我感觉湿不是特别严重,生活中确实有很多食疗方法也可以帮我们祛湿。

最常用的方法是早上喝点姜糖水,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马建岭医生特别提醒大家在伏天要多吃姜,可以帮我们祛除寒湿。

红豆薏米粥还是不错的,,老年朋友可以用,但也不要太过。

冬瓜也是清热利尿的好东西,吃冬瓜,喝冬瓜皮水都不错。

茯苓粥也不错,马建岭医生更推荐老年朋友多吃山药,是非常好的食疗佳品,唯一要注意的是不要吃过量。

祛湿也可以通过适度晒太阳。《黄帝内经四时调摄大论》里,说到夏季养生有无厌于日

藿香正气水也可以用,它主要适合寒湿的症状,寒湿夹杂的感冒比较对症。

湿与情绪也有关系,传统说法有喜刚生阳,善则生阳,动则生阳,所以要想远离湿邪,还要让自己阳气充足,这需要调节好心情,并且适度运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