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善事的女人越来越美——中国老年学与老年医学会营养食品分会主任付萍
(2018-01-12 09:25:11)
标签:
文化 |
分类: 第三只耳朵 |
采访手记20180111
做善事的女人越来越美——中国老年学与老年医学会营养食品分会主任付萍
两年前做为中国疾病控制中心食品研究所的研究员,付萍老师来解读《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时候,说:“马上要退休了,去干一件大事。”两年来,其实一直关注着她的养老餐标准中国项目,知道她真是做了件“大事”——一个退休的研究员,把高龄老人的餐的公益活动做得风声水起,真的是需要充沛的精力和敏锐的决断呢。虽然老年营养餐的推广是建立在付萍多年研究的基础之上,但一切都是全新的开拓,创业的艰辛自不必说,而付萍老师却越活越年轻了——
今天早上一见付老师,我只说了一句:“您这是逆生长啊,上次采访还50多岁呢,今天怎么象30多岁了。”她已经笑弯了腰,十天前去剪发,理发师给她剪了一个很“青春”的发型,两边都削得特别短,从背后看很有点时尚小青年儿的感觉。加上付老师本来就挺拔,脸上也没什么皱纹,说30多岁真的不夸张啊。我连说,“这样好这样好,减龄。”其实从心理说,这发型真的很适合付老师的性格,真率豁达,敢作敢为,虽然,少了点温柔,多了点干练,可对于一个60岁的女性来说,全心全意扑身自己喜欢的工作,又有什么不好呢?
况且,付老师做的,真的是当今社会迫切需要,而我们未富先老,为备先老,老龄化社会面临的许多问题我们都没有来得及做好准备。全社会都很关注婴儿营养,光是婴儿的营养奶粉市场上有多少?可是高龄老人靠单纯的日常食物已经不能摄入足够的营养和能量时,我们却不知道该怎么办?很多独居老人,饮食非常简单,远远不能达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营养摄入,我们该怎么办?
做为科学家的付萍早就告诉我们,很多高龄老人不是死于各类疾病,而是死于长期营养不足导致的机体功能下降,如果给这些老人足够的营养支撑,他们可能不会跌倒,不会卧床,不至于感冒,不至于肺炎,甚至不会呛咳。然而,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已经快80岁的时候,这些高龄老人必要的营养支持,然而我们还没有准备好,谁去做这个“破冰之旅”。
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付萍老师带着食品营养分会向两个方面努力,一个是为老年人提供方便营养的配餐,许多独居老人饮食多样性很难保证,做多了吃不了,做少了种类就单调。甚至很多老年人自己做饭一切从简,方便且富有营养的预包装食品不仅为养老驿站提供配餐,也可以成为独居老人的营养配餐。还有一个方向就是老年人的营养补充剂,婴幼儿有各种奶粉和辅助食品,而老年人却很少有专门的营养补充剂。我们以前都不知道,中国人70%以上乳糖不耐受,老年人的比例就更高了。而全营养素以前只用于医用,是高危病人的营养补充剂,付萍老师致力于普及观念,让老年人每天喝上一杯全营养素,可以充分补充日常饮食所不能达到的营养需求。
我突然发现付萍老师很美,女人的美可以完全发自内在。一位年近60岁的女性,虽然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却是在开拓一个全新领域,到养老机构调研,说服企业提供产品做实验,每天陀螺一样旋转,她却可以越活越年轻。或许年轻的时候,付萍不是以“美女”被人追捧的,但现在,她作为开创老年营养餐标准化模式的带头人,无论是邀请专家,还是到养老机构推广,却颇有些一呼百应。原因也很简单,她所做的事情,正是我们现在进入老龄化社会迫切面临的问题。
付萍老师坦言,我现在60岁,我是在为我的80岁做准备。等我80岁的时候,这些营养膳食,营养补充剂,都是我需要的。
全社会的关注热点在婴幼儿食品上,我们还没准备好,75岁以上的老年人也需要特殊的营养补充。据说国外有高龄老人找不到适合的食物,返回来吃婴儿食品,这在理念上是对的,但真的不现实——因为您去超市看一看就知道,婴儿食品的价格都是非常昂贵的,而老年人要吃的话,也会是婴儿几倍的量,这不是普通老人的经济能力可以承受的,而且,毕竟从味觉、口感来说,也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饮食需求。我们的社会真的需要营养丰富且价格合理的老人食品。
我们都有老的一天,当我们老到无法吃到丰富而营养均衡的食物,甚至即使有丰富的食物摆在面前也吃不下的时候,单靠普通食物不能满足身体营养支持的时候,谁来为自己的未来买单?
或许,付萍老师这两年辛劳的创业过程,也是变美变年轻的过程,正是因为她在做一件善事,我们社会迫切需要的善事,和我们每个人都有密切相关的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