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芒种养生:千万别“伤心”

(2016-06-02 17:17:04)
标签:

健康

文化

分类: 健康养生
芒种养生:千万别“伤心”

摊破浣溪沙·张翕
懒懒慵时绿叶繁,枝头青果细绒残。避热趋凉翠移影,暑波湍。
风断雨稀虹灿灿,草香泥染任栏。芒种负煊心莫躁,且偷欢。

芒种之后为什么容易“伤心”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亚健康科主任医师韦云大夫:
夏天天气炎热,昼长夜短,气候干燥,根据中医的说法夏季在五行中属火,对应的脏腑为“心”。因此,夏季养生的一大关键就是养“心”,当然 中医所说的“心”并非仅仅指“心脏”,而是包括心的心阴,心气,心阳。
芒种之后为什么容易伤心?汗为心液,炎热起来的天气造成人们出汗比较多,出汗过多伤的是就是心阴;心在上焦,夏天气候炎热,火性上炎,容易灼伤心气;心火旺自然易出现烦躁不安、心神不宁并影响到睡眠, 睡觉养心阳,睡眠少会造成心阳不足,所以,夏季是一个容易伤心的季节。

保证睡眠,适度锻炼,调节情绪。《健康之家》再给您支几招,让您炎炎夏日别伤心——

一、护心准备吃点苦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亚健康科主任医师韦云大夫:
夏天吃苦味的食物,偏寒性,有清热的作用,大部分苦味的食品味道是苦,性质是寒,凉。苦还有一个清热燥湿的作用,正好对应季节的炎热,当我们身体有热性的时候,要吃点苦味的食物。老年人要鉴别一下,如果本身虚寒,就不要吃苦味的食物了。又伤肺,又伤胃。根据每个人的体质,实热,吃苦,清热,脾胃虚寒,就不要吃了。

二、红色食品益于心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亚健康科主任医师韦云大夫:
红色食物大部分是入心,夏季可以多吃红色食物。樱桃、草莓,辣椒,入心经未必一定对心有好处,可能是补的,可能是泻的。苦味儿的红色食品一般是泻的,甜味儿的红色食品一般,是补的。我们说夏季养心阴,要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多汁的食物,特别是多汁里头的红色的,比如西红柿,西瓜都是很好的。注意西瓜一定不要从冰箱里拿出来就凉着吃,一定要在常温处放一会儿,让它出出汗,否则寒凉入体反伤心啦。

三、汤汤水水最养心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亚健康科主任医师韦云大夫:
出汗伤心阴,主要是补充水液。水是补充身体体液最好的方式,我们身体的微量元素主要是靠水来获得,我们的体液是复合液体,有各种微量元素,钙、钾、镁等等,光喝水肯定不行,要加其它的微量元素,最好的是各种汤。加点盐,各种调料,蔬菜,别做太咸,也有一定的味道,各种营养都补充进去了。还有一种口服补液盐,出汗特别多的人,可以冲水喝,有点咸,有各种微量元素。
人体出汗带出的不仅是水,而且有各种微量元素。所以不要喝纯净水,韦大夫告诉我们,纯净水,医学叫低渗水,喝低渗水会把身体里的微量元素带走了,而我们应该喝高渗的或等渗的汤汤水水,可以给身体补充微量元素,或者和身体里的微量元素互换。

五、当心喝水伤心
北京中医医治未病中心张国英大夫:
说起多喝水,张大夫提醒大家,多喝水是好事儿,但什么事儿都有度。老年人喝水也要适量,教科书上一天的水量1500——2000毫升,夏天水分流失比较多,除了排尿,我们在呼吸当中,甚至皮肤体表也有水分蒸发的,无形的水大约消耗500毫升,因而夏天推荐大家每天补充水2000毫升左右。我们喝进去的水不直接走汗,而是一定要进血液循环,要进入心脏、肾脏,所以短时间喝水过多,心肾负担会加重。心功能不太好的老人更不适合一下子喝水太多。水液代谢比较差,甚至要控制每天喝水量。

六、西洋参养心有技巧
北京中医医治未病中心张国英大夫:
心气不足,可以吃点西洋参。
气不足的表现:老年朋友,爬搂会心慌,容易气喘,一动就出汗,七十岁以上的老年朋友大部分都会或多或少会有心气不足。那就可以在夏季用点西洋参。如果脾胃虚寒比较严重,甚至可以用人参,当然用人参最好听医生的,而西洋参大部分老年朋友都适合。

西洋参怎么吃?有人说嚼着吃,泡水喝,张大夫告诉我们,参类的药物一定要长时间的煎煮,它的有效成份才能融解出来,泡水、口含,有效成份吸收不了,反而浪费了。
别白吃了西洋参!

家庭西洋参的煎法(所有参类药物都用此法),张大夫的建议是:象蒸蛋羹一样,准备一个小碗儿,您可以放十克西洋参,放200毫升的水,先泡一个小时,再蒸一个小时,把药液倒出来以后,再放200毫升的水,再蒸一个小时,或者至少要蒸50分钟,这样有效成分才能提取出来。
这十克西洋参煎好以后,张大夫建议的用量,是分三到四天吃,一天三克就够了,可以放到冰箱里,第二天、第三天再吃。治疗量是每天十克,保健养生一天三克就够了。
容易上火的老年人不建议用参,虽然西洋参是凉性的,但毕竟是补的,如果您体力很好,精神矍铄,就不用服用西洋参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