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养生——肝养慈心万物生
(2016-03-03 13:45:02)
标签:
健康文化 |
分类: 健康养生 |
摊破浣溪沙 · 惊蛰 · 张翕
波绿柳黄蜡梅香,迎春红萼已欲张。风起侍娇软无力,纸鸢翔。
蠢蠢蛰虫听风雨,护生心起筑泥塘。只盼初雷惊寰宇,任徜徉。
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惊蛰是第三个,2016年惊蛰是在3月5号的11:43。惊蛰时节,天气转暖、春雷初响、万物复苏,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动物们纷纷苏醒,新的生命不断蕴育出来,想想都觉得很美好,好象内心当中很柔软的部分被唤醒,我们的慈爱之心不由自主地从心底涌出——是了,培养仁慈之心,正是惊蛰养生的第一要诀。
北京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张国英大夫说告诉我们:“惊蛰是阳气上升的时节,是我们养生的大好时机。生,指的是生机。春天特别适合养生,春天养生,养的是我们的生机和活力。一年之际在于春?春天是养生机最好的季节。”
张大夫告诉我们,“春天,中医认为是与肝相通,要重视养肝。老人普遍肝肾都不足,在春天这个季节要养肝。怎么养肝气,中医讲肝气喜欢调达,象树一样自然生长,不要压制它,要保持心情舒畅。我们在春天里要多做好事,让肝气舒畅,同时,要学会调整情绪,不要发怒。”
华北理工大学中医学院教师、北京同仁堂坐诊医师柳月娟大夫详细解读情绪对肝的影响。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当中有一句话:“怒伤肝,悲胜恐。”中医认为这五种情志分属五脏,太过就伤相应的脏。平时生活中也会遇到这样的例子,比如有人被吓得尿裤子,就可以解释为恐伤肾;还有有心里太纠结吃不下饭,是思伤脾。而肝脏是藏血的,发怒的时候直接影响到肝脏,肝血、气血往上冲、往上涌,这时对我们身体的伤害是很大的。
所以春季养生,一定要调节好自己的情志,不生气,保持心态的平和,这还不够,按照中医五行与五脏相对应的观点,五脏同时也对应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常:仁、义、礼、智、信。而与肝对应的就是仁。柳月娟大夫告诉我们,要想让肝脏正常,必须培养自己的仁慈心。
孔子的学问以“仁”为核心,一个人只有仁慈心起来,体内才有阳春的升发之气,才能生机勃勃,脏腑的各项功能才能正常运转。老子《道德经》中有:“我有三宝,一曰慈,一曰俭,一曰不敢为天下先。”柳月娟大夫从中医角度解读慈,她说:“慈主肝的疏泄,慈心一出,身体全身气机畅达。”
我们都切身体会过“助人为乐”这个词,当我们去帮助别人的时候,自己也会非常愉快,是不是?其实,从中医理论来讲,当我们的内心升起仁心的时候,自己的全身的气机都开始调畅,身心舒畅,自然身体健康。
听了两位大夫的讲解,我对《黄帝内经》中说:“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也有了新的理解,它是教我们用行动培养慈悲的心态啊,因为人在“生”、“予”、“赏”的时候,有利于自身仁慈心的培养,更有利于肝气畅达,身体健康,这才是春季养生的第一要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