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养生:快乐就是这么简单
(2015-10-08 21:08:34)
标签:
文化健康 |
分类: 健康养生 |
寒露养生:快乐就是这么简单
苏幕遮 •秋兴
淡云飞,红叶坠,橘黄隐约、景色依然翠。水波连天赏雁字,摇曳浮萍、墨染犹生瑞。
莫多思,情稍致,望远登高、寒露山林醉。秋日阳光不须避,体健心宽、且幸年华馈。
——张翕
今天,是一年当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寒露。气候渐冷,悲秋的情绪开始弥漫——且慢,我们真的会悲秋吗?
秋季是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草枯叶落、花木凋零,人的确容易触景生情,引起垂暮、忧愁之感。然而,今天的医学科学发展,特别是脑科学的发达,已经提示出——
“悲秋”的三大原因
首先,“悲秋”的生理原因是人体遭遇了“体燥”的困扰。
第二,“悲秋”的神经原因是脑部“松果体”对阳光的需求。
第三,万物萧瑟、草木凋零之景,引发内心深处对寒冷的恐惧而“悲愁”。
对症解决,远离“悲秋”
1.对付“燥”
我国古代就有对付秋燥的饮食良方:“朝朝盐水,晚晚蜜汤。”喝白开水,水易流失,如果在白开水中加入少许食盐,就不那么容易流失了。换句话说,白天多喝汤,晚上则喝蜜水,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真是“一举三得”。
秋燥时节,应选择润燥滋阴的饮食,增强免疫力,可选用全麦面、小麦仁、豆芽、豆浆、花生、芝麻、红薯、山药、南瓜、萝卜、白菜、莲菜、百合、木耳、梨、苹果、葡萄、枸杞、大枣、甜杏仁、甘蔗、蜂蜜、鸭蛋、蒸鸡蛋羹等。多吃时令水果,也可以补充水分。
还要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品,如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等,特别是生姜。将少量的葱、姜、辣椒作为调味品,问题并不大,但不要常吃、多吃。
2.追求“光”
人脑的深部有一个内分泌腺叫“松果体”。它对阳光非常敏感,通过神经纤维与眼睛相联系。夏季,强烈的阳光抑制了松果体的功能,使松果体激素分泌减少。立秋后,北半球白天渐短,尤其在阴雨时节,天色暗淡,松果体开始分泌大量的松果体激素,能抑制使人振奋的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从而造成人的情绪低落。
但是,气象专家告诉我们,寒露节气当中光照充足,是全年日照率最高的时段。不信?您自己看啊,现在是秋高气爽、阳光明媚的时候多,还是寒雨连绵,湿冷阴郁的时候多?秋天,天高云淡,雁字南飞,云也变得高远,所以啊,秋天本来是应该乐观豁达的时节。即使偶有雾霾、偶有阴雨,也不过是“韬光养晦”的好时机啊。
加强日照和光照,是快乐起来的第一要领。所以,大家尽可能晒太阳吧!当阴雨天或早晚无阳光时,应尽量打开家中或办公室中的全部照明装置,使屋内光明敞亮。人在这种光线充足的条件下进行活动,可调动情绪,增强兴奋性,从而消除抑郁情绪。
3.保温暖
当人体感知到气温降低,内心深处与生俱来的对寒冷的恐惧浮上意识表层,如果再加上些体燥的不适感,人的心情肯定会变得糟糕。这问题比阳光少更容易解决,只要您让自己吃好穿暖,身体舒服了,心情也会惬意。
常言道:“寒露脚不露。”寒露以后要注意天气变化,特别要注重保暖,及时增减衣服,以防寒邪入侵。两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较少,又因为脚部的脂肪层较薄,特别容易受到寒冷的刺激。脚部受凉,特别容易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导致人抵抗力下降。呼吸道对冷空气刺激极为敏感,骤然降温使呼吸器官抵抗力下降,病邪就会乘虚而入。轻则引起外感咳嗽,重则可使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发作。
寒露过后,除了要穿保暖性能好的衣服鞋袜外,还要养成睡前用热水洗脚的习惯。用热水泡脚,既可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还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减少下肢酸痛的发生,使人精力充沛。
寒露以后就最好不要玩凉水了,特别是早上。早餐应吃温食,最好喝热粥、热汤。
适度的晨跑、太极、散步、打拳等运动,也是一种耐寒锻炼。寒冷使血管收缩,运动发热又使其舒张,这样可有效地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自然让我们远离“悲秋”情绪,延年益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