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露养生:阴平阳秘润肺固肾

(2015-09-10 08:36:40)
标签:

文化

健康

分类: 健康养生

白露养生:阴平阳秘润肺固肾

 

闷热别烦冷莫悲,

神闲气敛静生怡。

早眠安卧闻鸡起,

护腹泡足暖四肢。

润肺滋阴柔克燥,

适度运动远肥羸。

不沾辛辣酸甘好,

麻薯莲心熬烂糜。

 

 

——《健康之家》二十四节气养生诗之白露

 

 单看“白露”这两个字,我就喜欢这个节气。草叶间晶莹剔透的露珠儿,在这个季节是最多的,因为到了白露节气,昼夜温差比较大,白天的温度仍达三十几度,可是夜晚之后,就下降到二十几度。清晨的露水日益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所以就称之为白露。古人索性把这节气就叫了“白露”,令人的联想也变得无限纯洁。

不联想了,《健康之家》还是要跟您说白露养生的主题。我们说秋天养生一定要把保养体内的阴气作为首要任务。夏秋之交,昼夜温差大,气温忽高忽低,往往是疾病多发的“多事之秋”。针对这一时期的气候特点,饮食起居要本着“阴平阳秘”的原则,使机体保持阴阳平衡。

 

一:既要防暑又要御寒

白露节气,已有习习的凉风吹来,我们往往会尽情享受这秋天的凉爽,但是小编提醒爸爸、妈妈,白露千万别贪凉。一定要随着天气转凉逐渐增添衣服;但添衣又不能太多太快,一个是避免中午气温高时过热出汗,一个是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肤和鼻粘膜的耐寒力,对安渡冬季有益。

同时,气温下降会使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均受到抑制,内分泌紊乱,造成情绪低落。这时做好心理调节很重要,保持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二:少辛增酸柔润祛燥

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所以饮食的原则是以滋阴润肺为宜。《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白露时节,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以养肝气,禁冷饮及穿寒湿内衣。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梨、银耳、百合、枸杞、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如果这时候贪食寒凉,更容易把脾胃的机能变得不正常,损伤脾胃阳气,尤其是脾胃虚寒者更应禁忌。

更有很多养生专家主张入秋宜多食粥,既能治秋凉,又能防秋燥。如银耳粥、莲米粥、芝麻粥、红枣粥、红薯粥、玉米粥等。对于病人来说,药物需要辨证诊治,而对于健康人来说,同样可以食补。

 

三:早睡早起锻炼有节

从入秋开始,要早睡早起了。人的新陈代谢,产生新的气血,排泄痰浊瘀血,犹如庄稼的生长,必须应时而动,因此按时睡眠以遵循经络正确循行是非常重要。有句话,“苦夏无病三分虚,夏耗自有秋乏偿”,所顺其自然,不要去刻意解乏,想睡就睡一会儿,但一定要早起。

立秋后的早晨是锻炼身体的最佳时间,此时不冷不热,气温宜人;天高气爽,使人精神爽快。在秋天养收的时候,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每人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不宜做运动量较大的运动,尤其是老人、小儿和体质虚弱者。

小编以为,对爸爸、妈妈来说,最适宜的运动莫过太极、瑜伽、散步、慢跑,登山也不错,不光能锻炼身体,还能使心情愉快,当然有些老年朋友膝关节不好,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量力而行。

 

四:腹部保暖泡泡脚

从白露起,我们要注意补养肾气,这时可以坚持晚上泡脚,脚上分布着人体的6条重要经脉,并且脚远离心脏,血液循环最为不畅。传统养生也非常重视脚暖腿不凉,腿暖身不寒的理念。双脚受凉是引发感冒、支气管炎、消化不良、失眠等病症的元凶。

泡的时候水温不要过高,用温水泡就好,水要没过脚腕,时间在1530分钟,泡到身体微微发热,泡脚的同时也可以把耳朵和腰部搓热,肾开窍于耳,而且耳朵有密集的反射区,联系着全身每一个器官,所以常搓揉耳朵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

 

五:注意心理养生。

五脏中的“肺”属金,七情中的“悲”属金,四季中的“秋”也属金。因此在秋天,尤其是秋雨连绵的日子里,人们容易产生伤感的情绪。此外,气温的骤然下降,会使人体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均受到抑制,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进而使情绪低落。

预防“悲秋”最有效的方法是心理调节,保持乐观情绪,切莫自寻烦恼。因此,白露过后,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如多与朋友进行交流,多做些体育运动。

中医认为笑能宣发肺气,调节人体机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笑可以使肺吸入足量的清气,呼出浊气,加速血脉运行,能使心肺的气血调和。常笑还是一种健身运动,能使胸肌伸展,增大肺活量。笑口常开,口常开能够使人的胸廓扩张,胸肌伸展,肺活量变大,接触胸闷,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特别是在清晨锻炼时,如果开怀大笑,可以使肺吸入许多清新空气,呼出废气,提高血液循环速度,从而达到心肺气血调和,以保持情绪稳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