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黄金收获
(2012-10-10 11:18:06)
标签:
育儿教育 |
分类: 亲子趣事 |
十一黄金周,难得有八天的休息,不知道小朋友是怎么过的。兜兜应该是有个黄金的收获吧。八天里,兜兜有六天都在农村生活,前三天在大兴大爷、大妈家,后三天在怀柔云蒙山景区附近的农家院。
前四天,是因为我和兜爸都值班,第一天要求兜兜做完所有的功课,第二天就把兜兜和姥姥送到大兴,她的大兴姥姥、老爷家。我小的时候,寒、暑假就经常是在大爷、大妈家度过的。那时候跟着大爷的二女儿、三女儿一起下地干活,捡煤核、拔稻草、看西瓜,闲时就四处跑着玩儿。长大以后,见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才知道小时候农村生活给了我多么重要的生活体验。它使我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对大自然的亲切感,对艰苦生活的适应力,对美的感知和创造力。
现在兜兜七岁了,可以离开我们生活一段时间了,专程把她送到农村,还特别嘱咐大妈一定要象小时候让我干活那样,让兜兜跟着干活,不要娇宠。实际上,用姥姥的话说,宠孩子的是我这个当妈的,大兴姥姥很会管教孩子。捡山药豆,掰玉米,虽然滚了一身土一身泥,从她兴奋的小脸上,也看到了健康和强壮。
住到4号上午才从大兴回来,赶紧让兜兜和姥姥洗个澡,中午就启程奔怀柔了。我们全家,姥姥、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兜兜,还红宇小朋友和他妈妈、老爷,一行四位老人、三位中年人、三个孩子,前往云蒙山去接地气。一路进山,寒意渐起,满山的姹紫嫣红,特别路边的灿烂的火炬树随风摇曳。我们空气越发的清新,在云蒙山的核心风景区附近的村庄住下。
第二天一大早,兜姥姥腿伤未痊愈,爷爷腰不好,我们把两位老人安顿到一个风景极佳的地方,其他人就兴致勃勃地上山了。
云蒙山好称“北方的黄山”,以属于奇松、怪石、古洞、飞瀑、流泉而著名,地壳运动形成高山林立,群峰竞秀的景观,也带来以雄、险、奇、秀、幽、旷的景观特色。主峰海拔1414米,是燕山山脉第二高峰。这里有许多战国时代谋略家的鬼谷子的传说,据说鬼谷子可以赶着山中的石林做站,而且曾在此山中传授兵法给孙膑、庞涓,难怪山中有孙膑庙遗址、鬼谷子峰等遗迹。
作为领队,我之前曾多次登上云蒙山,冷风甸那条老山道,几乎是沿着小溪一直走到头,再往回呈“之”字形往上攀登。不过那条路很远,我本来就没奢望这老幼残兵组成的队伍能登到顶峰。反正一路美景,走到哪儿算哪儿,过了午后返回就是了。登顶除了老路,就还有一条特别险的路,走核桃涧,以前寻个岔口很不明显,专门想找都未必找得到。可近来景区内修防火通道,刚好把通往核桃涧的路给彰显出来了,而这时我刚好走在后面。结果,兜奶奶就带着大家上了核桃涧。真是人算不如天算,这集泰山之雄,华山之险,黄山之奇,峨媚之秀于一体的大山,从小路攀登它确实有些难度。
走了几步,我就发现了问题,可因为大多数游人都从这登山,而且确实这条路已经被修整过了,跟大家商量,大家一至要坚持走下去。
我们辛苦攀登到一半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有的孩子开始喊累不肯攀登。61岁的奶奶问还有没有别的路下山,我说有,比这条路平缓多了,却要绕将近三倍的距离。奶奶一听坚决要登顶,因为上山的路实在太陡了,我们带着三个孩子,两个老人,确实是有些危险。再问其他人,居然是一至要上!我知道孩子们的体力没有问题,倒是担心兜奶奶和红宇老爷。可两位老人都斗志昂扬,我也只好鼓励孩子们坚持下去了。
越往山上攀登,内景越加美丽,眼前的一个个千仞绝壁被我们踩在脚下,层峦叠嶂的金秋,绿的松,红的枫,黄的白桦,渐次在奇峰怪石之间展现。看得人心旷神怡,也便不觉得累了。
云蒙主峰的山顶,是一片巨大的平台,最高处已经修了观览台,可以遥遥望见湛蓝的密云水库。然而时间已经是下午3:30了。我对大家说,从老路下山大约15公里,这里晚上6:00天黑,我们必须在6:00之前出山,否则天黑了,我们就有麻烦了。
孩子们一听都紧张起来,一个个象上了发条的铁闹钟,急忙往山下冲去。老路到山顶早已经修了8千米的木栈道,非常好走,我们只用了三十分钟就走完前面三分之一的路,接下来的路就是不太好走的山路了,好在还算平缓,这样的路程还有三分之一,却花了我们一个小时的时间。
到谷底的时候,已经5:00了,兜奶奶和兜爸爸走在后面,我已经没法和孩子们一起等他们了。还有大约5公里的山路,还有两、三个需要攀登的路段。孩子体力已经消耗得很厉害了,我却必须赶着他们往外走。好在最小的兜兜也已经七岁了,知道天黑了出不去很恐怖,都拼尽了全力坚持。
对三个七岁到十三岁的孩子来说,最后这段咬紧牙关的路程应该是个很好的锻炼,好在我对孩子的体力有数,只要没有人受伤,应该可以按时走出去。其实我担心的是大人,红宇妈妈和老爷也很累了,不过在孩子们面前,大人都表现了极度的坚强。后面兜兜爸爸和奶奶不知落了多远,这一带手机一会儿有信号,一会儿没信号,很耗电,他们的手机不是“不在服务区”,就是“已关机”,我自己的手机也只剩下一点点电了。倒是山外的姥姥着急,不停地给他们打电话,终于打通了一次。再来电话告诉我,他们应该落得不远,正努力往山下赶呢。我带着孩子不能等了,只好先把孩子们安全送出山,我再返回来接他们两个人了。
当我们带着三个孩子出山的时候,天刚刚好完全黑了,我拿出手电筒,返身回去找他们,走了几里路,却接到兜爸爸的电话,原来,他们在山道与正修的防火通道交汇的时候,幸运地搭到了运石头的拖拉机,也赶在天黑之际出山了。
顺利出山,并且爸爸和奶奶也出来了,孩子们虽然累得眼睛都睁不开了,还兴奋地大声呼喊。兜兜倒底是小女孩儿,扑到我怀里,眼泪在眼框里打转转。
6号,我们开车从四合堂乡穿越云蒙山,沿途可以看到白河大峡谷。在沿路的观景台停车时,我们爬上一个小山头看风景。兜兜喊着浑身疼,却上上下下跑了好几趟,扶了姥姥扶爷爷,又返回去扶奶奶。爷爷颇有感触地说小哥哥,“你看兜兜扶了这个扶那个,你却‘四十五度’!”“四十五度?”爷爷浓重的陕西话成了我们一路的笑料,熟视无睹都成了四十五度!
赶在傍晚高峰前返京,我们只遭遇了小小的拥堵,还算顺利地到了家,路上兜兜睡了一觉,醒来却说:“我睡醒的时候,听见妈妈打了个鸣儿!”
“什么,我又不是公鸡,怎么打起鸣儿来了?”
“妈妈鸣了一下笛!”兜兜纠正了自己的错误,成为我们一行最后一个开怀的笑话。
7号在家休整,除了上上钢琴课,几乎什么都没做,晚上依然为兜兜朗读,虽然她早已可以自己阅读,但亲子朗读仍然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