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瑰宝》--直接触及普世的人性

(2011-08-14 08:10:16)
标签:

文化

分类: 乐享书香

“吾欲在书中引入普世的人性!”

不知什么时候读到这句话的了,然而,它早就成了我的座右铭。韩素音,一个外籍华人写作者的名字,也深深地烙在心里。直到不久前淘到她的自传体小说《瑰宝》,我才领悟了这段话的含义。

《瑰宝》是以英文写成的,直到成书近五十年后,才被译成中文。作品写的是韩素音1949年从英国学成归来,因战乱滞留香港时,与英国记者马克相识相爱,又阴阳两隔的故事。正如这本书的封面上的一段文字:“我的一生将永远在两个相反的方向之间跑来跑去:离开爱,奔向爱;离开中国,奔向中国。”

当年,32岁的韩素音初次被排山倒海,铺天盖地的爱情击中,而爱情的背后,却是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状况与生存意识,不同的政治制度与精神信仰的层层阻隔,人间真爱就在动荡的社会夹缝中顽强生长,撞击出灿烂的光华。然而,男主人公马克却在朝鲜战场上死去了。悲惨的结局,为读者留下常常的震憾——韩素音没能等到她的爱人,也不能回到她朝思暮想的祖国大陆——这一切,成就了韩素音和她的作品一同升华。

《瑰宝》的写作,几乎没有什么刻意的编创,韩素音真实记录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和生存状态,甚至可以看作是日记体例。一切都发自内心,一个欧亚混血儿,一个有独立精神,热爱祖国女医生的生活、情感、追求——我忽然明明白白,恰恰是这毫无造作的真实,才最贴近普世的人性。

所谓人性,不是全人类同共的追求、欲望、情感吗?每个人,只要真诚的面对自己,自然能找到普世的人性。只是,我们过惯了矫饰的生活,已经忘记了真实的本体。或者,没忘记的人,也不敢直面自己的内心,或者,直面人生,却不敢用笔真实地记录下来。如此而矣,出版市场上,我们读到太多矫揉造作的文字,自我吹嘘的文字,牵强附会的文字,好大喜功的文字……

虽然这辈子注定与汉语结缘,与文字结缘,然而我深知一个写作者,当慎重对待自己写出的每一个字,别人读了,倘若无益而有害的话,就相当于广散恶言,这个罪过,咱可担当不起,所以还是尽可能少写为妙。

韩素音的《瑰宝》,让我们回归最简单的书写方式,遵循自己的心灵轨迹,一路记录每一段惊喜,每一次彷徨,每一种挣扎,每一个梦想,每一串决定,每一片希望,只简单地记录下来,一切一目了然!

韩素音以最简单的方式,直接触及文学的真谛——书写“普世的人性”。这不也是我们所有人心中的“瑰宝”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