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感怀――声香渐翕习
(2011-03-14 11:52:01)
标签:
文化 |
分类: 亲子趣事 |
周日,带孩子去植物园的卧佛寺看腊梅,从现在起,几乎每周都会有新开的花,追赶花事,一直是我们春天的快乐。
早上天气还好,因为约了兜兜的好友瞳瞳,我们中午才出门。一路从植物园走到卧佛寺,孩子快乐地奔跑着。才到卧佛寺门口,腊梅的香就扑面而来了。腊梅虽以腊命名,在北京却是一般在农历的二月才开。今年花期迟,都二月中旬了才开。每一次,在沉醉于浓郁的香气之时,总会被这不起眼儿的黄色花朵打动。腊梅花小巧玲笼,晶莹剔透,有着玉温润的质感,八到十片小小的花瓣包裹着柔弱的花蕊,小心翼翼地绽开一个小小的口儿,同样是黄色的花蕊,却那么羞涩,那么谦卑。
突然听到兜兜在水池边叫起来,“我一定要救小鱼。我一定要救小鱼。”我们围过去看,原来,水池中间的一个竹筏子,有一条红鲤鱼不知怎么跳了上去,它挣扎着想跳回到水里,可上面的水太少,它跳了几次都没有成功,只靠着那筏子上一点点水喘息着。“怎么办?怎么办?”大家都在急着想办法。我跑到院子角落找来一根长树枝,兜姥姥又不知从哪里找来一跟长竹竿,兜爸爸跨过栏杆去,费了好大工夫,我们终于把小鲤鱼从竹筏子上救了下来。兜兜和瞳瞳都一直紧张地关注着小鱼,见小鱼终于回到了水里,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以前很少带兜兜来寺庙,今天特别奇怪,一进天王殿,兜兜就开始磕头,一个不落地磕,到了大雄宝殿,磕着头,她倒哽咽着哭起来。我把她揽在怀里,问,“怎么了?”
兜一向是语言表达能力很强的,这时却什么也说不出来。“就是说不出的难受。”
我也不知说什么,面对一个五岁多的孩子,我只好把她抱得紧些,说,“好宝儿,妈妈知道你是个善良的孩子,有慈悲心的孩子。”
“什么是慈悲呀?”兜却是抓住不放。
“就是,你爱所有的人,当你看到别人受苦,自己也难受,你想要帮助他。”我简单地回答。“象刚才那条小鱼,你那么着急地想救它,这也是慈悲。”
兜若有所思地点着头。我却想到了近来频繁发生的天灾人祸,孩子的心是最敏感的,她一定在这里感受到强烈的悲悯情怀。寺里一直播放着《大悲咒》,兜一直不肯离开。“我不要离开这里,我还要在这里。”
天已经晚了,况且还有小朋友一起来的,我们的确该走了。我问兜宝,“你还想听是吗?妈妈手机里也有。”我调出手机里存的《大悲咒》唱诵,一边放着,一边拉着兜兜的手走出卧佛寺。只有那腊梅的香气还久久的萦绕在心怀。
卧佛寺里没有见到出家人,除了那尊得大自在的卧佛――重达5万斤的释迦牟尼涅磐铜像,一切也没有什么特别。只是这腊梅的香气,仿佛是无处不在,除了前院,整个卧佛寺好象到处都种着腊梅,走着走着,会有一股香气突然把人包围起来。再有就是这《大悲咒》,不知怎么就与腊梅的香相融合。
想起唐代诗人元稹的诗句中有“声香渐翕习”,很多事情都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就象观察河上冰融,观察每一种花的开放。孩子会自己调动全部的感触来认识这个世界,妈妈爸爸只需提供给他感知的机会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