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西安明城墙

(2013-12-19 16:58:12)
标签:

之间

钟声

行程

孔子

晨钟

情感

分类: 红茶随笔

走进西安明城墙
                          走进西安明城墙
   
  西安火车站,出门就看见明城墙。坐在车里,遥望明城墙,高大坚固,巍然矗立在城市的中央。四周护城河环绕,环境整洁优美,一看就非常喜欢。由于火车晚点,没有跟上旅行社的行程,于是临时决定去明城墙看看。
  
  现在的西安城墙是我国古代城垣建筑中保留至今最为完整的一处,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城墙。分东,西,南,北四个城门,每个城门都有箭楼和城楼组成。明城墙高12米,底宽18米,顶宽15米,总周长13。74公里,环绕一周大约需三四个小时。(明城墙的票价为54元)
  
  我从东门进到明城墙,上去就有两个重楼,一坐‘紫气东来’,一座‘旭日东升’,两座重楼两两相对,溢彩流光。‘旭日东升’是唯一一座可以进到楼层里的。楼层里展出很多出土的文物,最上面一层居然有西安古时大家的家训。我以为家训是古人日积月累的为人处事经验,,有许多的至理名言,这些家训不但有历史价值,而且很有现实意义。现实中人们对子女爱之不当,教之无方的事情常有发生,若能从这些家训中吸取积极的教育智慧,社会的整体素质,公德修养必将得以提高。
  
  我沿着城墙向南门走去,城墙上很平坦,视野宽阔。向城内看,一片古色古香,城外则多是大厦林立,城内基本不容许建筑高楼了,这是西安保护古城所采取的措施。沿途有不少的敌楼,敌台,坚固,远瞻;明城墙和别处的城墙不一样之处,在于外围是带垛口的城墙,为御敌所用;里面是没有垛口的城墙,而且较矮小。这里还有一个传说。据说在修建明长城墙的时候,有位老人被派来修墙,老人有一年幼的孙女,非常的伶俐可人。老人每天带着孙女一块来上工,修城的人们都很喜欢这个小女孩。有一天,女孩一抬眼发现一位老人马上就要掉下城墙了,她用力一推,老人获救了,她却失足掉了下去。为纪念这位小姑娘,人们把里墙修的矮小,为之曰:女儿墙。
  
  明长城上还有一处引起我极大的兴趣,就是城墙的地面是向内倾斜,而水则全部流入城内。于是观察,城墙上每隔一段都设有流水槽,流水槽为砖石机构,附贴于城墙内壁,由城顶直达底面,这样就防止雨水对城墙浸泡,也许这就是明城墙保存相对完好的原因吧。也有传说,西安是个缺水的地方,故而将水流入城内,美其名曰:肥水不流外人田。
  
  南门是最重要的军事要地,这从所建的重楼,敌楼以及瓮城就能够得见。南门上的正楼,只有皇家人员才能够上去,高达三十几米,战时为最高指挥所在。站在南门上,我看见城下的瓮城中,兵士们正在进行紧张的训练,列队,布阵,搏杀,喊声一浪高过一浪,仿佛真回到了明朝,回到了那个充满烟火的年代。(有免费的演出)
  
  南门正北面遥对着钟鼓楼,古时,当晨钟敲响的时候,城门开启,家家户户的人们开始了一天的忙碌;而傍晚钟声敲响时,城门关闭,人们也就收工回家了,这就是所谓的晨钟暮鼓。而南门不仅是军事要地,也是古时繁盛之所。因此南门附近不仅有太学,还有祭祀孔子的祀庙等等,不一一述说。
  
  漫步在城墙上,在历史中徜徉,我分不清呼吸的是明朝的气息还是21世纪的空气。也许,历史就在这一呼一吸之间走远,而明城墙却永远留在了这里,而且会永远留存下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知己
后一篇:绝唱九尾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