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妈背后,都有个待哺的孩子,谁忍心?

标签:
才会不公平南方都市报别人家行情 |
分类: 红茶杂谈 |
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后,奶妈中介异军突起,最先嗅到商机的便是深圳本地中介。不过每个月1万元的成本,加上深圳毗邻香港方便购买奶粉,许多“抛夫弃子”来深淘金的哺乳期妇女,最后却只能“待岗”,或转做保姆。但记者近日调查发现,香港婴儿奶粉限购导致奶妈行情水涨船高,而中介亦另辟蹊径,将奶妈的服务范围扩展为成年人哺乳。(7月2日《南方都市报》)
哺乳期的妇女专门给别人的孩子喂奶,并不是一个正常的行为,金钱在这里起了很大的主导作用,换言之,是有钱人家的孩子在和穷人家的孩子抢奶喝,并不公平。尤其是现在奶妈的服务范围扩大到成年人,甚至也直接哺乳,不仅是成年人抢了相应孩子的奶水,更是让哺乳这种充满母性的行为,添加了一些隐约的暧昧。“人乳交易”这类现象是不应该存在的。
其实,没几个母亲会狠心丢下自己的孩子去给别人家的孩子哺乳,“饿”孩子恰恰是为了孩子,以牺牲当前换取将来。比如报道中的何梅,将两个月大的孩子留给婆婆养,自己去做全职奶妈,就是考虑到以丈夫当前的收入,难有资格为孩子安排将来,想到未来可能面临的巨额教育成本,她才做了这样一个狠心决定,这并不容易,但至少为孩子的将来积累了一点资本,而代价除了不能照顾自己的孩子,可能还要牺牲自己孩子一定的健康。相信其它的奶妈大多也是同样的情形。
由此不免要让人想到另一个庞大的群体,即有5800万之多的留守儿童。这些孩子的父母,将孩子留在农村自己出门谋生,一部分是为了寻找更多的机会,追求更好的生活,一部分也是为了孩子,希望能为孩子积累下跳出农门的资本,过上好的生活。同样都是为了孩子和要孩子分开,同样都是低收入群体,同样都来自农村,也就可说人乳交易问题,其实是留守儿童的缩影,也是收入分配问题的一个侧面。
这关交易属违法行为。也不管相应法规执行力度如何,对这样的行为显然不是要禁止这么简单。更应该在缩小贫富差距,加速收入分配调整,平衡城乡教育、福利等资源的投入上做文章,只有相应家庭收入提高,在教育、养老等问题上不再头疼,把母乳当商品卖的现象才会少之又少,毕竟每个奶妈背后,都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谁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