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贞操观”缺乏理性的价值导向

(2009-06-25 14:35:36)
标签:

贞操

性观念

大学生

性教育

处女

杂谈

分类: 红茶情感

     “贞操观”缺乏理性的价值导向

          “贞操观”缺乏理性的价值导向

大学生的性观念到底有多开放,日前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咨询研究中心联合华南农业大学学生心理辅导中心进行的一项最新大学生性观念抽样调查显示,近40%的大学生不介意自己的伴侣是否是处女(或处男),约5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性行为可增进爱的发展。(《南方日报》7月24日)

     实话实说,在笔者看来,这是一个相当荒唐的调查报告。我不知道,这是想要表达和传递什么:近半大学生不介意贞操,是该忧还是该赞?我想,恐怕调查者自己也说不清楚——大学生不在乎自己的伴侣是否处女,这本是一种观念的进步,但这样的调查结果,无形中又将一种很正常的观念推向了具有很多负面色彩的舞台——难免会有一些人受到“暗示”:如今的大学生在性方面太“开放”了。在我国长达数千年的封建男权社会中,女性在家料理家务、侍奉丈夫、抚养子女,遵从“三从四德”,恪守贞洁从一而终,完全依附于男性而生存。这种生存状态,对于社会来说,是畸形的;对于女性来讲,意味着极度不公。由此长期剥夺和抹杀了女性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权利。

     社会文明进步到了今天,男尊女卑的时代自然一去不返,所谓“贞操论”早已被扫荡进历史的垃圾堆。然而,不知曾几何时,一些调查总是将“研究”的目光聚焦在“大学生是不是有处女情结”上,老揪住“贞操”不放,打着倡导文明的旗帜,其实却对封建沉渣的泛起推波助澜,令人不能不问: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价值观呢?参与主持调查的有关人士表示,只有把握了大学生性意识,才可能对之进行正确科学的教育和引导,这看上去振振有辞。但是,性教育与“贞操”何干呢?难道大学生们有无“贞操观”影响着性教育的质量?了解“性与爱情”,有必要非得拿“贞操”作为切入点吗?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性观念、性意识已经基本趋向成熟。我以为,大学性教育的重点应放在怎样引导大学生理性进行性行为,树立健康性价值、勇于承担责任,而不是无休止地关注他们是不是看重“贞操”。

     在现代文明的视野下,不介意“贞操”逐渐成为社会常态意识,大学生更是如此。“贞操观”的调查即便不是有意炒作,也缺乏正确理性的“价值导向”,套用一句流行语——当真是“很黄很暴力”,不但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还误导社会。这类调查,不“查”也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