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九鱼迷踪(五)——广州老茶楼遗梦之“东如楼”

(2018-03-11 23:34:18)
标签:

转载

                九鱼迷踪(五)

——广州老茶楼遗梦之“东如楼”

东如楼位于越秀区越秀南路188号,现在为“嘉年华芬兰馆”所用。传闻东如楼曾经也是广州第一代茶楼王谭新义名下物业,骑楼式三层砖木结构建筑,典型的民国时期骑楼建筑风格。自从1990年代初转租给广州首家芬兰浴馆“嘉年华芬兰馆”后,临街外墙及门面屡次装修,已淹没了原来的模样。(1)

(1):

http://s16/mw690/002mhFKUzy76dfUr8d14f&690
     可惜,东如楼的老照片一张也找不到,依稀记得在1980年代,东如楼的外墙有一块很大的招牌飘出马路的,人站在文明路与越秀南路路口就能清晰见到东如楼的大招牌。好在“嘉年华芬兰馆”旁边还有一栋民国时期的建筑,可以参照东如楼旧时的模样。(图2) 

(2) :

http://s12/mw690/002mhFKUzy76d9IrdOP8b&690    现在所知、所见的东如楼是明摆在这里,但极大可能最早不是建在这里,根据中华民国三十六年(1947)()出版的《广州商业行名录》记载:东如茶楼地址在东门永胜街口。如果不是本地街坊,真的没那么容易找得到,黄页里只提及“东门”,没说是那条路,是大东门还是小东门呢?真是相差不止一条街,永胜街离两个门都不近,寻找得来茶都饮完了。(3)

(3):

http://s13/mw690/002mhFKUzy76d9O869m5c&690
    黄页登记的东如楼位置是没错的,这本黄页发行后,东如楼肯定得到一本,这是付费的,要是印错了,东如楼老板是不会就这么算数的。又为什么不说明道路和门牌号码呢?留下这个遗憾就皆因一个“钱”字,排版费是按字算的,能省得一个字就省出一份钱,当时东如楼的生意并不好做,在苦撑之中,何以见得?因为连装台电话都没钱啊,景况就可想而知了,“电话:”这两个半字可能是出版商免费送的(只代表个人臆想),呵呵。(4)

(4):

http://s3/mw690/002mhFKUzy76d9Sfeqma2&690
    东门,正名为“正东门”;广州街坊都称为大东门,城门虽然早就不存在了,但一讲到大东门,大家都知道在哪。小东门,正名为“永安门”;广州街坊还是称为小东门,也是早就没了。东濠涌护城河和以前用作进出城的永安桥(小东门桥)还在,与小东门一涌之隔的“三角市”却名气很大,这一带都以三角市为地标,往往人们冲口而出“哦,在三角市那边…”,虽然忽略了三角市附近的街巷名,但大家都心领神会。一直以来、特别在拆了城墙以后,小东门、小东门桥是给三角市的名气盖住的。自从清代中、后期一直到现在的广州市地图都没有忘记标上“三角市”这三个字。黄页所登的永胜街口东如楼其实就与三角市相隔一条东华西路,街口相对,离小东门和大东门都相隔一段距离。(5)

(5):

http://s8/mw690/002mhFKUzy76d9XcsHZ87&690
    1947年之前或后几年在东华西路永胜街街口的东如楼还有没有迹象可寻呢?其实早就知道答案了,还是亲自走一趟吧,在这一带转了一圈,什么都变了,伤感。永胜街街口两旁的骑楼在记忆中很早就没了。(6)

(6):

http://s16/mw690/002mhFKUzy76da0unlt9f&690
    东如楼或者在1949年前后就已经拆除,然后在现时的越秀南路、小东门桥旁从新开业。(7)

(7):

http://s4/mw690/002mhFKUzy76da3lEDVd3&690
    在这里真的要赞一赞谭新义老先生,“广州茶楼王”这称号不是吹出来的。在东如楼选址上可以证实他的慧眼,在他称王的年代(清末民初),当时广州的城墙还未拆,更谈不上开筑马路了,东如楼选址开设在永胜街(应该也是在街口),街口前面横着一条东西向的文明里大街,对面便是三角市,三角市内其实有几条街巷的,因为很早前在东南角城墙外,小东门对出的东濠涌护城河旁这一三角形地域,自发的形成了一个若大的市场,人们看中的是这里水路交通发达,向南可以到珠江;向北可以到大东门、小北门;西入旁边的东水关可以直接进城,进出货物极之方便,这里是理想的货物集散地,市场主要经营以民生为主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人多客广之地,茶楼的生意肯定火爆。客人饮完茶步出茶楼门口,向北走入永胜街、再穿过荣华里便到达大东门;向南横过文明里大街入三角市过永安桥 (小东门桥)便到达小东门,这是进入广州城的最近、最直接的街道。 (89)

(8):

http://s1/mw690/002mhFKUzy76da8x9MA60&690
(9):

http://s12/mw690/002mhFKUzy76daapdLd7b&690
    1920年,广州的城墙基本拆完,东面的原城基上先后修筑了东西向的文明路、万福路、南北向的越秀路。几年后,为了迎合东山的发展需要,在文明路与越秀路的交接点,原城墙外向东拆了文明里、复兴里、世仁居等街巷,开辟了东华路,直达东山龟岗。(10)

(10):

http://s3/mw690/002mhFKUzy76dagICIif2&690
    幸运的是;在拆文明里时东如楼逃过一劫,或者马路建成后重新在此兴建。遗憾的是,一代茶楼王谭新义老先生已看不到了,于马路建成的当年(1932)仙逝了,然后或者之前接手谭老先生东如楼的老板是谁已无法查考。

金羊网于2004526日发表了一编名为“叹茶”的作品,作者:赖海晏:“……欧阳山的《南中国文会及其他》一文就记了这事:“1927314日,我们在东如茶楼太白厅(现在的越秀路……)定了一间房间,开了南中国文学会的成立座谈会。……”

“(现在的越秀路……)”这句话应该是作者自加的,可以证实东如楼在1927年之前已经存在,但是,根据中华民国三十六年(1947)()出版的《广州商业行名录》记载:东如茶楼地址在东门永胜街口。黄页所指的东如楼应该不会在现时的越秀南路的位置上。(11)

(11):

http://s13/mw690/002mhFKUzy76dak7UQs9c&690
    爱饮茶的鲁迅在1927129日,由中央广东区委推荐、中山大学聘请,从厦门来广州就任中山大学教务主任兼文学系主任,初期居住在中山大学钟楼(今文明路鲁迅纪念馆)里。于329日迁居白云路白云楼”西侧的26 号(现7号)二楼,927日,鲁迅和许广平登上“山东”号轮船,离开广州去上海。他在广州度过了8个月零9天,其间经常上茶楼饮茶,他曾说过:“广州的茶清香可口,一杯在手,可以和朋友作半日谈”。

在他工作的地点步行5分种就到了现在的越秀南路东如茶楼,搬迁到白云路居住后,上下班也必须经过越秀南路东如茶楼。但他为什么每次去饮茶或约人饮茶都舍近求远去别的茶楼饮茶而不进去东如楼呢?其实那时的东如楼不是在越秀南路。但是离永胜街的东如楼也很近啊,要知道,当时还未开建东华路,是隔着一条东濠涌的,或者正在兴建东华路,因施工关系也不好走动。(12)

(12):

http://s10/mw690/002mhFKUzy76daotuTD89&690
    有位广州街坊网友讲出了1970年代,我们所认识的越秀南路东如楼的情景“…东如茶楼坐落喺越秀南同万福路交界处嘅三角市口,就系而家嘅某某桑拿所在地喇;茶楼门口就系市场口、东濠涌。老窦饮完茶就顺便买埋餸返屋企。虽然嗰时市场卖嘅品种唔多,但因为买样样嘢都几乎要排队,所以市场人气好旺。不过旁边嘅东如茶楼更旺。茶楼系砖木结构,唔算大,楼下系小食部、点心外卖点,二楼先系餐厅;木楼梯,但凡雨水天会撒上木糠防滑。至特别嘅,唔系呢间茶楼人多,而系雀多。左手边面向马路嘅一排窗门挂满雀笼,画眉、相思仔……应有尽有,都系茶客带嚟噶。吱吱喳喳嘅雀叫声,高高低低嘅茶客倾偈声,手捧大托盘叫卖“叉烧包”、“牛肉烧卖”嘅叫卖声,服务员埋单时嘅唱数声,汇集成一幅鲜活嘅市井生活图景,融入我嘅记忆当中”。(南都网,2013116日,来源:南方都市报。《东如茶楼》,作者:曾锦燊)

东濠涌,这条广州城曾经的护城河,实在太多的故事了。她曾经守护着的广州城城墙旁,实在太多历史景点了。但是,1920年前后,随着拆城墙筑马路的运动,一切都灰飞烟灭了。(13)

(13):

http://s6/mw690/002mhFKUzy76darSBsV95&690
    下面借用了新浪网友“半帆烟雨349”的一张照片,这张航拍照片非常珍贵,真实记录了192912月海珠桥动工兴建之前广州市的容貌。照片右下方的东华西路还在建设中,清晰地看到横跨在东濠涌上的东华西路桥,桥的东面北侧一直到永胜街口都是块空地,而永胜街口的左边建有几栋骑楼,这几栋骑楼现在还存在。(14)

(14):

http://s11/mw690/002mhFKUzy76davJcG6ea&690
    现时见到的情况是,最靠近永胜街口的那栋“宝安”楼,距离永胜街口还有两栋骑楼之地是空的。细看“宝安”楼西侧墙面,发觉不合理,整体好象被切割过,怀疑“宝安”楼的西侧面,靠永胜街口的地方应该以前是有骑楼的,这消失了的骑楼是不是“东如茶楼”呢?(1516)

 

(15):

http://s4/mw690/002mhFKUzy76dazUSAj13&690

(16):

http://s13/mw690/002mhFKUzy76daByfGkbc&690
    对着这张航拍照片,反复观看了好几天,渐渐地对上述的推断产生了动摇。照片中看到的永胜街口是块空地,但是作家欧阳山在1927314日已经去过东如楼,而这张照片是他上东如楼之后拍摄的,在照片中清晰地见到越秀南路现时存在的东如楼建筑。既然东如楼在越秀南路,那为什么鲁迅不上去饮茶呢?茶楼名气不大?嫌那里的“街市仔”太多,吵闹声大而不够清雅?那里是文人墨客却步的地方?……一切皆有可能。(17)

(17):

http://s9/mw690/002mhFKUzy76daJT7Oo68&690
    思路回转,又想起了那张黄页,难道真的印错了?说的是东门,小东门也算是吧,永胜街就没了,刚好有条永安街。以永安桥(1936年才叫小东门桥)为界,桥的东面为永安东街,属三角市范围,桥的西面是永安西街,街很短,不足20米,街口右边就是东如楼。197612月广州市公安局编印的《广州市街道名册》72页中记载:永安西街还有1号、2号、3号门牌。现在去看门牌还有,但我没数过。黄页里的“东门永胜街口”会不会是东门永安街口呢,就是把个“胜”字搞错了,一字之差,却带给后人无限遐想。东如楼就算是1922年拆这边城墙后建的,但未拆城墙之前又在哪?或者根本就没有之前,东如楼就是这间东如楼。

附加不同时期的东濠涌。(18)

(18):

http://s16/mw690/002mhFKUzy76daPV1nN2f&690

月宫孤客  2016116

免责声明:文字资料多参考网络文章;以上照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下一集:南如楼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