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是生命的灵魂
标签:
原创思想者苏格拉底尼采 |
分类: 随笔 |
判断一个生命有没有灵魂主要看二点:第一点,说话的方式和其结构,第二点就是通过其写作所呈现的内容。哲人苏格拉底一生没有什么著作,然而丝毫不影响他生命的灵魂,他的灵魂来自于他的出口。一句简简单单的认识你自己,就足以让世人看见其饱满的思想。中国古人老子,终其一生只写了一部道德经,全文一共5126个字,然而却字字珠玑,思想深邃,历史上至今无人与其比肩。还有大唐诗人张若虚,一生也只写了一首诗:春江花月夜,可以说是千古绝唱,意境深远不说,其思想的高度也是一流。通过上面三个人的或说或写,足以让我们看清他们的思想,思想通过其出口或者文字来呈现,换句话说,生命的灵魂是否丰满也离不开这二种方式。
笔者自入世以来,一直喜欢有思想的生命,因为在我看来,有思想才有灵魂,有灵魂才有生命的高度,无论是见识还是认知,都会使人精神提升。反之,毫无价值可言。哪怕他等身著作,哪怕他成名成家,我也不屑。是的,有思想的生命可能会偏激,但偏激里有真知灼见、有核心思想,这就够了。这要比起那些看似有思想的实质毫无内涵的人有趣的多的多。法兰西哲人卢梭,虽然思想有些偏激,但掩盖不了生命的本质。一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足以呈现他灵魂的深度。同样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他的学说有点颠倒黑白,但也丝毫不影响他鲜活的生命和灵魂。有灵魂的生命是活的生命、他如黄河之水天上来一样,永远充满着勃勃生机,他浇灌万物,同时也滋润万物。生命若到了他们那里不仅可以得到喂养而且得到饱足。
笔者乐意承认,一直以来,很喜欢尼采这个人,说到此人,有人说他是个疯子、是个精神分裂症者,但不管他人如何看待,我始终接受他的存在:即思想的存在、灵魂的存在,而且充满着自由的高度。尼采的思想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或者解读,想读懂他必须具备生命的高度以及对真理的追求。他是一个哲学家,但我更认为他是一个思想家,是思想的丰满和人文关怀让其灵魂卓尔不群,他将孤独看作思想者必不可少的素质,他生命的大起大落无疑是对己精神的否定、背叛,他反对俗世的世界与生活、更反对生命庸俗地存在、存活,与音乐家瓦格纳的决裂就是最好的佐证。尼采的言论是存在某种逻辑上的混乱与颠倒,前后的矛盾也比较突出,但瑕不掩瑜,其思想的光芒让生命灵魂闪耀智慧的力量。接受一个人,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其生命的核心和品质,即思想!思想是灵魂、思想是生命的旗帜!
东西方人文的差异,首先是语言结构和理念的差异,而这两者的差异对生命和思想产生本质的影响,这一点,从他们的著书立说就可以知晓。换句话说,尽管形式不同、理念不同、以及生命意识不同,但对真理的追求和向往其表现出的生命灵魂是一样的。人有个性,最大的差异在于灵魂,在于思想和语言的构建。它不是判别人灵魂真伪的试金石或者出入口,但通过他一定可以看出生命灵魂的高低差异。灵魂即思想,思想即灵魂的体现与转达!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与萨特的存在与虚无,两者都揭示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生与死的考验还有灵魂与肉体的处置、安放,两书都极其深刻地剖析生命、灵魂之对应效果,逻辑之严谨,思想之通透深邃,足见其灵魂细腻、丰富、饱满,全书充满着辩证和哲思意味。
有人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此话我认为是对人类最大的亵渎,也是对上帝的大不敬。大家知道,人类的文明是有一个又一个思想的灵魂所创造,没有灵魂的创造就不可能有绵延千里浩瀚的历史,历史的诞生即以思想者灵魂所贡献。人没有灵魂等同于行尸走肉,活着也是枉然。再说人无论生死,灵魂永远存在,只是存在的精神本质各不相同而已。有的人,生命活着但没有灵魂,这里的没有灵魂并非指实物,而是指他没有思想,没有思想和死人有什么实质区别。人为思想而活,即精神世界而活。倘若人没有精神世界,其灵魂即便有也是死灵魂。死灵魂犹如不结果的葡萄枝,终究会被掉在火里烧掉,这是他必然的结果。
历史的事实再次表明,人类社会需要思想者,需要有灵魂的生命,若缺失这两者,这个社会就是浮华的、空虚的,是永远停滞不前的。所以,在笔者看来,生命活着,首先要不断充实灵魂,灵魂充实,不仅给自己提供生命质量,而且有助于生活充满情趣。试想一个有活力的灵魂,与其交往会对岁月、人生带来怎样的改变?思想是生命的灵魂,有了它,任何时候,生命的尊严都不会缺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