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坏人怎么办 安全教育
(2013-02-15 22:48:10)
标签:
遇到坏人怎么办安全教育校园 |
分类: 斑竹任务 |
安全教育课教学设计
——遇到坏人如何保护自己
一.设计思路:
结合我区关于开展“预防学生受伤害集中整治月”活动的部署和要求,对学生进行自救自护教育势在必行。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涉世浅,大多事情总有人照顾,因此对外面世界的危险往往认识不够,甚至茫然不知。本设计从学生的原认知出发,以案例为凭借,将现实生活中潜藏的危险放大,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展开教学,努力构建自主有效的生本课堂。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日常生活中基本的安全常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能力目标:意识到生活中许多看似平常的事却暗藏着危险,提醒自己心中有个110,不上当受骗,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简单的自救自护。
3. 情感目标:培养自信心,使自己在遇到异常情况时能够沉着镇静、机智地保护好自己,提高和坏人坏事斗争的勇气和智慧。
三.教学重难点:
识破生活中潜藏的危险,学会自我保护,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爱学习、爱劳动,是充满生机的新一代。我们在党的温暖的阳光下成长,在老师的悉心哺育下一天天成熟。我们是肩负重任、跨世纪的新苗。现在社会上比较复杂,坏人坏事也屡见不鲜.作为一位小公民,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伸张正义,做一个勇敢的人.我们遇到坏人,该怎么办?
(二)创设情境,合力想象
1.多媒体课件展示故事:一天傍晚,,天色还没有黑下来,市民林女士正在回家的路上。她身后面慢慢的跟上来一辆摩托车,一个男子突然蹿上来,企图抢林女士手里的包。林女士当时被吓的不知所措,第一反应是死死的拽住包,因为包里有4000多元现金。但她却不敢呼救,怕歹徒变本加厉,同时她也不敢确定呼救后周围的人是否愿意帮她。想不到的是,走在后面的一位小学生彤彤,毫不迟疑的跳了出来,双眼盯着歹徒大声喊:“你是坏人”、“不许抢阿姨的包”、“再不放手我就打你了!”彤彤底气十足,毫不畏惧,边喊边不停的踢摩托车的轮胎。
2.引导想象:这个故事将会发生什么样的结果?
(依据教学需要,我首先出示真实情景:(课件展示)这是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情景,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其合理想象:“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在感知的环境中学生有了表达的欲望,为下一步的学习搭建了平台。)
(三)合作交流,大胆探究
1.请四人小组之间进行讨论:接下来会发生怎样的结果?
2.交流:结果可能有两种:
a. 彤彤的这一举动让歹徒感到十分吃惊。现在一般人都吓的蹲在地上哭,这样的孩子还没见过。这坏蛋给镇住了。听到彤彤的叫声,附近的三轮车夫、路边开店的人、行人、松园小区的保安都跑了过来。大家合力抓住了后座抢包的那个歹徒。
b.彤彤的叫喊不仅没有吓倒歹徒,反而激怒了他,歹徒拔出利器刺向彤彤,彤彤受伤了,歹徒得手后逃跑了。
3.师相机引导全班讨论:产生这两种情况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导出可能出现正反的两种情况,并启发学生分组进行交流其原因是什么?并相机板书。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交流、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分析能力,以及让他们懂得“保护自己的安全最重要”的道理,不能与罪犯硬拼。)
(四)情境换位,巧妙脱险
1.再现刚才的情景,引导学生自述: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彤彤你会想个什么样的计策,既抓住了坏人,又保护了自己呢?
板书:(1)大声叫喊,跑到人多的地方去
2.生生模拟案例,在合作互动中共同分享面对坏人的经验。
(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体验中学会面对陌生人时灵活应对的办法,丰富安全常识,学会自我保护。)
(五)明白道理,导之于行
1.小结:从中我们得到非常大的启示: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帮助别人捉住坏人,别人安全了,坏人就不会再伤害到自己。如果每个人都把别人的难看作自己的难,坏人就没有那么猖狂了。 我们要歌颂那些为正义不畏流血牺牲,在坏人行凶时挺身而出的勇士们.但我们也要明白,遇到坏人不能光凭正义感和勇气,还要凭智慧,开动脑筋,随机应变,使那些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惩罚.
2.行动在线:
(1)周旋。遇事时要尽快镇静下来,佯装服从,拖延时间,寻机脱身逃走,迅速报警。
(2)呼喊。突然大声呼救,引来旁人关注,令对方惊恐不安,乘机脱身。
(3)耍赖。倒在地上耍赖打滚,叫喊哭嚎,引来旁人围观;歹徒大惊失措时,可乘机呼救报警。
(4)“认亲”。当不远处有大人时可佯装惊喜万分,跑过去直呼叔叔或大哥,把歹徒吓跑。
(6)“放线”。佯装害怕,暂时答应对方条件,约定时间地点交钱物,待对方离开后,马上报警。
(7)抛物。将书包或身上的值钱的物品抛向远处,并佯装生气、害怕状,当歹徒忙于捡钱、抢物时,快速脱身报警。
(8)吓唬。佯装若无其事,理直气壮地指出一个亲友的名字吓唬对方。
(9)如果已经无法逃走,应采取的办法是:先与其讲道理,晓以法律,迫使其放弃违法行为。
(10)我们一定要记住,反击罪犯时一定要先对双方实力进行冷静比较,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最重要;必要时可以舍弃财物,千万不能逞能而与罪犯硬拼。
3.天天提醒:
抢劫易发生的地点及危害人群。
人少的地方是歹徒抢劫的重要地点,如过街天桥、地下通道、室内等。妇女
老人小孩往往是抢劫者的主要目标,因为这三种人力量一般比较薄弱因此,我们要做到:
上学、放学时,尽量选择人多的路线,不要走人迹较少的道路、胡同,或废弃的厂房、工地。
按时上学,放学后尽早回家,不要在外面玩到天黑。
平时身上不要携带较多的钱物。
不要讲究高消费,否则很容易被坏人盯上。
(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知道危急时刻应该动脑筋,机智地逃脱并寻求帮助。学会基本的自救方法。)
(六)联系实际,拓展深化
1. 课件展示多种案例情景:
想一想,,下列情况有没有危险?他们处理方法恰当吗?遇到这种情况,正确的处理办法是什么?
2.总结:
家中发现窃贼怎么办
窃贼入室盗窃钱物,往往是采取破门、破窗、撬锁等手段进入,而且进去后都事先找好逃跑的部位。当发现家中有窃贼时,切不可惊慌失措或贸然行事,应赶快报警,尽量避免直接和坏人争斗。危机时刻要机智灵活。
(1)假如发现窃贼正在室内,而窃贼尚未发觉有人回来时,可以迅速到外面喊人,并同时叫他人报告公安机关,以便将窃贼人赃俱获。如窃贼有汽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则要记下车牌号。
(2)假如室内的窃贼已发现来人时,要高声呼叫周围的居民群众,请大家协助抓住案犯,并扭送到公安机关。如果家住楼房,则要记住窃贼的相貌、体态、衣着等,边喊边往下跑,以免窃贼狗急跳墙。
(3)对发现有人来立即逃跑的案犯,要及时追出查看其逃离方向、体态、相貌、衣着,及可能丢下或带走的工具、车辆,及时报告家长、老师,并打110报警电话报告公安机关。
(4)如果案犯发现来人是中小学生,而求饶或花言巧语辩解时,千万不要对犯罪分子怜悯同情而失去警惕。同时应讲究斗争策略,表面上可以装出没看见、无所谓、或恐惧的表情,稳住犯罪分子,防止他狗急跳墙,对你施行伤害。然后寻找机会逃离报警。
乘车时发现小偷怎么办
小偷,也称扒手。扒窃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的行为。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上是小偷经常出没的地方,乘公共汽车时提高防扒、反扒意识很重要。乘车时要留心周围的人和事,尽量不要往人多的地方站,与其他乘客保持适当的间隙。当汽车起步、转弯、上坡、下坡时要提高警惕。当发现小偷时,可以按下面方法处置:
(1)幼小的孩子在车上发现小偷时,不要和他正面冲突,最好的办法是机智灵活地通知司机和售票员。
(2)当发现小偷要扒窃自己时,只要正面注视一下他,表明自己已经注意到了,小偷就会自然罢手,也不会惹出麻烦。
(3)当发现小偷要扒窃他人时,可以高喊一声,引起被扒者注意,不使小偷得逞。
(4)当发现自己被扒窃或别人被扒窃时,不要慌乱,保持镇静,立即通知售票员或驾驶员,不要打开车门,根据实际情况将车就近开到公安机关或驻地停车检查,同时注意是否有人往车地板上或车窗外扔赃款赃物,以及是否有几个人互相传递物品等。
被歹徒盯上怎么办
(1)发现被歹徒盯上,首先不能惊慌,要保持镇静,头脑清楚,并迅速思考对策。
(2)如果只是被歹徒盯上,应朝附近灯光明亮的大街、营业的商场等地方跑,那里会有较多人来往,或者跑到附近的居民家,敲门求救。
(3)如果被歹徒纠缠上,这时应高声喝令其走开,并可用堕身携带的物品,如挥动书包、雨伞、吹哨子或用附近的木棍、砖头等加以反抗,以阻止歹徒侵害。
(4)遇到拦路抢劫的歹徒,一般先不要跑,因为歹徒的目的是为了钱财。如果碰上就跑可能会遭到歹徒的伤害,可将随身携带的少量钱财,物品交给歹徒,应付周旋,并注意记下歹徒的相貌,衣着、身高、口音及逃离方向,及时报告附近的巡逻警察或到就近的公安机关报案。
(5)除非迫不得已,不要轻易与歹徒发生正面冲突,以免引来杀机。如果要进行反抗,心里要有十足的把握,而且不露声色。趁歹徒疏忽时攻其不备,出手要快,要有力。
(6)假如遇到的是杀人狂,而自己又无法逃走,就一定要奋力反抗。但千万不要忘记,能有机会逃走还是逃走,或伺机制服歹徒。
(7)在与歹徒搏斗时,一定要高声喊叫,一方面缓解自己的恐惧心理,另一方面可令歹徒感到会有人听见相助或报警,而分心或害怕,同时,要不断地变换招式,如打几下,跑几步,出击时要对准歹徒的要害部位,以便制服歹徒或趁机脱身。
一般来说,劫持上下学路途中的中小学生要钱要物的,多是些不良青少年或有劣迹的在校学生。这些人对学校的情况比较了解,对被劫持的学生的行走路线也较熟悉,而且也抓住一些人受到侵害后怕报复不敢报案的心理,往往采取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多压少的办法,索要钱物,有时甚至见什么要什么。遇到这种情况,可采取以下措施:
(1)保持心理稳定,不惊慌,同时头脑清醒,思考相应对策,切忌显得十分恐惧,否则,会更助长坏人的气焰。
(2)要及时观察四周情况,如果发现行人很多,或有自己熟识的人等,可高声喊叫,向人求助。
(3)如果面对的劫持者人少或只有一个人且没带凶器时,可以应付周旋,乘歹徒不备予以打击,并伺机跑掉或高喊“警察来了”等,趁歹徒愣神之机突然跑开,并迅速向附近群众求助。
(4)如果是同学或认识的其他在校学生要钱要物,千万记住不能要啥给啥,不敢声张,这反而会助长这些人今后经常骚扰;要坚决拒绝,并言明要报告老师、学校及公安机关。
(5)假如要钱要物者人数很多,与自己素不相识,又带有凶器时,一般先不要跑,以免受伤害,可将随身携带的少量钱财、物品交给歹徒。
(6)无论上述何种情况,都应记住歹徒的人数、相貌、衣着、体态、口音以及逃走方向,及时报告附近的公安机关,并报告老师、学校和家长。切忌不敢声张,不告诉家长、老师。
3.
怎样巧妙地报警
报警,是发生侵害时被侵害人的首要反应,报警最快速的方式是打报警电话“ 110”。报警电话“110”是公安机关为应付处置可能发生的紧急案情,为给群众提供安全保护服务,能迅速准确接受群众报案,掌握警情而设置的。当自己受到罪犯侵害或发现别人受到不法侵害时,应做到:
(1)发现犯罪分子对他人实施侵害时,应悄悄到有电话处,打“110”电话报警。打“110”报警电话,应如实讲明案情和案发时间、地点。切忌谎报案情和随意拨打报警电话,否则要负法律责任。
(2)当自己被犯罪分子纠缠,不能脱身或已被绑架、拐骗时,应不时给路遇的群众打手势、或直接告知自己被侵害,请他人打“110”电话报警。
(3)自己在屋内被绑架或劫持不能脱身时,可先顺从歹徒,待抓住机会,如屋外有说话声、车铃声,隔壁房间里有人走动或有外人敲自己家门等,就可借助室内物体巧妙报警:如推倒柜橱、打碎花瓶、将物体砸向玻璃窗等。巨大的声音必然会引起行人和邻居注意,从而达到报警的目的。
怎样向公安机关报案
当遭到不法侵害后,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报案时应注意:
(1)向公安机关详细讲明案发的时间、地点,遭受不法侵害的程度。
(2)尽可能描绘出歹徒的相貌、体态、口音、动作习惯、衣着等,以及歹徒是否留下作案工具等。
(3)讲明发案时有无知情人、见证人,以便为公安机关侦破案件提供依据。
(4)如是入室盗窃案件,切记要保护现场,不要乱翻动室内物品,以免毁坏了犯罪分子留下的有价值的罪证。
(5)报案时一定要严肃认真,一是一、二是二,不可隐瞒情况,也不可虚报情况。
(教学要回归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实际。让学生在虚拟或现实中体验,促进知行的统一。)
七. 警钟长鸣,升华主题
1.引导学生谈谈收获与体会;
2、师生共同把学习成果汇编成儿歌
小学生自我保护歌:
路遇坏人莫逞强,保护自己最重要。
如被盯上不要慌,要往人多地方跑。
财物被抢别硬拼,记下坏人把案报。
如果坏人下毒手,随即应变想高招。
(通过谈感受、收获和读儿歌,把“安全”的意识引向深入,增强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