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连续三天缩量盘整原来是在等待这个?

(2022-12-14 15:30:00)
标签:

丁大卫

财经

股票

股市

杂谈

【盘前预判验证】从缺口看,我之前认为上证指数12月5日的缺口是要补去的,今天到收盘,还留了0.58点的缺口没有补,明天基本可以全部补上,那么下方的支撑依次是20日线、30日线和11月29日的缺口。

从均线看,今天收在半年线下方,而且上方还有5日线即将与10日线粘合。双创指数继续大跌,所以还看不到止跌的信号出现。唯一的看点就是成交量快速萎缩,显示杀跌盘不多,所以继续下跌的空间也不大,但是成交量萎缩是一把“双刃剑”,既下跌空间不大,反弹的空间也不大,就是死气沉沉的样子。

【今天走势】12月14日(周三)大盘全天窄幅震荡,沪指盘中回补12月5日的缺口,创业板指领跌。截至收盘,沪指涨0.01%,深成指跌0.02%,创业板指跌0.34%。两市成交8109亿元,比上一个交易日的8164亿元减少了55亿元。量能在连续两天萎缩的基础上,今天继续萎缩了0.7%。

板块方面,酒店旅游、白酒、POE胶膜、食品加工等板块涨幅居前,中药、熊去氧胆酸、医药商业、抗原检测等板块跌幅居前。个股跌多涨少,两市超2900只个股下跌。

【资金面】上周五量能“万亿”一日游后,本周连续3天缩量,市场没有人气。

Wind数据显示,北向资金尾盘一路回流,全天净买入16.51亿元,结束连续3日净卖出;其中沪股通净买入0.79亿元,深股通净买入15.72亿元。

Level-2数据显示:今日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258亿元,其中沪市主力资金净流出103亿元,深市主力资金净流出155亿元。两市主力大单净流出数量比昨天减少二成。

今日主力资金净流入证券、煤炭、银行等板块,净流出医药生物、中药、汽车等板块,其中净流出医药生物板块超60亿。

个股方面,大港股份涨停,主力资金净买入4.15亿,宁波远洋、巨轮智能、五粮液等获主力资金净流入居前;以岭药业遭净卖出超12亿,中国联通、阳光电源、新华制药、等主力资金净流出额居前。

【后市观点】今天芯片出了利好,但芯片概念股还是“扶不起的阿斗”,导致“双创”指数继续萎靡不振,现在上证指数已经如期补了12月5日的缺口,连续三天缩量,重心下移,那么下一步就是考验20日线。

“双创”指数现在走势很难看,特别是科创板指数今天走出穿头破脚的“阴包阴”形态,日线MACD是金叉失败后的“倒鸭嘴”走势,预示还有往下探底的可能,大概率是要跌破11月28日的低点。创业板走势虽然比科创板好一点,但也是死水一潭,大概率是要跌破60日线。

明天晚上美联储要出利率决议,由于隔夜已经公布的cpi数据很好,所以可能加息幅度会减少,市场连续三天的缩量盘整,有人认为可能就是在等待这个消息。其实,美国加息对A股的影响也在减少,A股最重要的是对疫情放开后,对未来经济复苏和“稳增长”的预期。

我一直认为,市场在3200点前止步不前的原因是一条腿走势,公募基金主导的“双创”指数始终不跟这次主板的反弹,反而拖累的主板的反弹势头。

【市场机会】我周末的文章重点提示了消费股:受益于疫情防控的消费股,包括旅游股,还在不断的蔓延。所以下周要重点关注大消费。随着疫情防控政策持续优化,且临近年末春节消费旺季,多地积极出台刺激消费政策,大消费股因此受到北上资金的持续关注,本周再度大幅净买入食品饮料行业近60亿元,家用电器行业获得近32亿元净买入,房地产、医药生物等板块获得超10亿元净买入。

今天大消费板块继续昨天的强势,全线走强再掀涨停潮,酒店旅游方向领涨。同时白酒股震荡走强,半导体板块高开后震荡回落。市场持续性主线就是大消费,这与疫情调控有关,有机构参与的痕迹。

今天医药股集体调整,中药、熊去氧胆酸方向领跌。近期清热解毒类药材走货加快,价格普涨。其中连翘价格已涨至185-210元/公斤,较上月底价格涨幅100%。参照中药材价格指数,2007年以来中药材价格平均3-4年一个运行周期。最近的一次低点是2019年初,至今高景气周期持续接近3年。目前中药材市场受疫情负面影响逐渐减弱,市场需求量有所回升,加上国内物价较为稳定,对中药材价格底线起到支撑作用,预计后期价格有望继续上行。

注:本文所举例的个股,仅仅是举例分析,资料和数据都是根据证监会指定的公开媒体报道,本人并没有持有这些股,也不是推荐大家买入或者卖出,仅仅是分析,给大家做参考。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