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丁大卫
丁大卫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33,977
  • 关注人气:232,32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股发行节奏对A股节后走势的影响

(2011-10-06 14:28:37)
标签:

丁大卫

财经

证券/理财

股票

股市

回顾

展望

做股票的人要关心的事情太多,上至国际经济,下至身边物价。这不,国庆节长假期间,很多人还在关心外围股市的走势:美股30日(周五)和3日(周一)是大跌,亚太地区股市本周一、周二跟跌。美股周二周三反弹,日本香港股市今天(10月6日周四)也随之大涨。
 
其实用不着这么辛苦,到本周结束后,看看外围股市本周的周K线就可以了。再说了,影响A股走势的原因错综复杂,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外围股市走势对A股走势影响最大,这点我们在《欧美股市暴跌对A股节后走势的影响》一文中已经做了分析:“A股在2009年8月初3478点就率先开始调整,而之后美股道指的走势却涨到今年的5月初12876点才停止升势开始下跌2009年8月初到今年的5月初这段期间,A股是明显的跟跌不跟涨。前几天国际交易大师迈纳预言:美股将跌到2013年。难道我们的A股会继续跟跌到2013年吗?我们还是之前的观点:“A股会领先美股,率先止跌回升”。
 
节前A股的破位下跌,原因是大盘股的发行,成了压垮A股的最后一根稻草。说到底,股市的涨跌是由资金面决定的。2008年金融危机时,经济面恶化,但是由于4万亿的救市,A股还是从1664点涨到3478点,4万亿资金带来了大盘翻倍。但是4万亿带来的负面效应是CIP持续高涨,为了抑制CIP高涨,不得不又重新收紧银根,但是股市扩容还是按部就班,一方面水池的进水笼头拧紧,一方面水池还在扩容,这样就造成了股市的节节败退,从3478点跌到2348点。
 
9月20日,新华社发表《巨型IPO抽血重融资轻回报倾向何时改》一文。同日,人民日报发表《新股不顾市场越穷越生 A股将继续弱势》一文,炮轰“A股市场的持续下跌却并没有阻止新股发行的脚步”,并称“在市场人气不断下滑的形势下,新股的发行使本已疲弱的A股市场资金供给更为趋紧”。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两大中央媒体话音刚落,9月28日中交股份还是顺利过会,以募资200亿元的规模成为截至目前今年最大的IPO。而另一大盘股中国水电也在这周完成网上申购。
 
A股本来就在下降通道中运行,管理层仍然变本加厉地发行大盘股,使得原本就不宽裕的资金面更趋于紧张。所以,目前大盘股的集中上市,是影响当前行情的主要原因。相比之下,外围股市走势的影响只是次要原因。
 
国庆节后的一周,投资者终于可以从近期密集的一级市场申购环境中松一口气了。下周仅有两只新股申购,而且都集中在10月10日(周一)申购。它们分别是中小板的永大集团(002622)和创业板的紫光华宇(300271)。但是也别高兴得太早,这2个股是今年4月和8月过会的,看看已经过会还没发行的新股,还有很多很多,不知道发审委为什么要这样急着圈钱。
 
说到圈钱,他们还不爱听。9月26日中国水电在《首次公开发行A股投资风险特别公告》中指出,“任何怀疑发行人是纯粹‘圈钱’的投资者,应避免参与申购”。其他上市公司如江河幕墙、吉林永大也在公告中称“任何怀疑发行人是纯粹‘圈钱’的投资者,应避免参与申购”同类的字眼,真是太牛了。此举对股民极不尊重。为什么明明是“圈钱”,却偏要否认呢?
 
控制新股发行节奏,对A股节后走势的非常重要。希望管理层顺应民心。
 
近日网上看到现代寓言一则:有一汉子,名叫中国股市,其有两妻四妾,分别叫:沪A、深A、沪B、深B、中小板和创业板。这几位女人除了两B暂停生育外,其余均是生育能手,有的一周能生几个。遗憾的是生出来的孩子体质差,还有不少是脑瘫儿和白痴。更可气的是这个汉子只管生不管养,长期以来各房穷得连吃饭也成问题。然而此汉绝不肯收敛,变本加厉的与妻妾厮混,可谓越穷越养,越养越穷!最近此汉又吵着闹着要纳新妾,其中一为外国妞,叫国际板,另一叫小三板。汉子之所以如此猖狂,原来背后有其父撑腰。其父亦赫赫有名,姑且隐其名。然而此汉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终于导致此汉肾亏气虚,百病集身,近日发展到气息奄奄,离死不远。家人赶紧打电话请名医上门急救。俄顷,一胖一瘦两名医至,胖医长得虎背熊腰,一付蛮不讲理的市赖腔,胸卡上写的是两字“&企”。廋医长得贼头狗脑,一看就知是那种刁钻刻薄、阴险毒辣的主。他的胸卡上写的是“§企”。此两名医一进门就似狼如虎,各自掏出大如水桶般的空针筒,分别在病汉的两只胳膊上抽起血来。家人在一旁急了,大声喝道:“人都要死了,怎么还抽血?”那两名医不约而同地说,我们是上面派来的,不抽你们血我等吃什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