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东旋dongxuan
东旋dongxuan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704
  • 关注人气:8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服降压药注意不良反应:心脏抑制

(2009-03-03 17:57:43)
标签:

降压药物

副作用

注意

健康

分类: 健康小知识
    部分患者在使用降压药物治疗高血压的时候,会出现心脏抑制。这是怎么回事呢?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心脏抑制?

  心脏抑制是指心肌收缩力受抑制、房室传导时间延长、心动过缓等。心脏抑制主要见于患者单用β-受体阻断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这两种降压药治疗高血压时,或是两者联合应用时。那么,这两种药物是不是就不能使用了呢?当然不是。

  β-受体阻断剂类药物使用不当可能产生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甚至窦性停搏等不良反应。和β-受体阻断剂一样,钙离子通道阻滞剂也具有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等不良反应。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以地尔硫和维拉帕米为代表的非二氢吡啶类药物,另一类为二氢吡啶类药物,主要包括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其中地尔硫和维拉帕米更容易导致低血压、心动过缓和心脏传导异常等不良反应,而二氢吡啶类则较少引起心脏抑制,当降血压作用较强时有可能反射性地引起窦性心动过速。目前,大多数高血压患者使用的钙离子拮抗剂都是二氢吡啶类,所以心脏抑制比较少见。

  据美国的一项研究报告,使用这两种药物出现不良反应主要是由于用法不正确。那么应该如何正确使用这两种药物,从而避免或减少这两种药物引发的心脏抑制呢?

  小剂量开始  目前主张从小剂量开始用药,在密切监测心率的前提下逐渐加量,切忌一开始就足量用药,以免发生窦房传导阻滞。如果用药前心率低于55次/分,或存在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时,不应使用β受体阻滞剂。应用β受体阻滞剂后心率下降是药物的治疗作用,但若心率低于50次/分,应减量或停药。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周围血管疾病的患者禁用β受体阻滞剂。心功能不全、糖尿病、严重的血脂紊乱患者慎用β受体阻滞剂。

  缓慢停药  在减药时,不能突然停药,特别是β受体阻滞剂,否则会出现血压“反跳”,甚至会出现严重的高血压危象或其他症状。

  谨慎联合用药  在这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时,会更明显地抑制窦房结活动和延长房室传导时间,更易导致心脏抑制的发生。特别是老年人、左心室功能不全和自身有心脏传导缺陷的患者,在使用这两类药物时,要特别注意加强心电图监测。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不宜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

  有些患者可能会因为担心心脏抑制而拒绝服用这两种药物,实际上大可不必。因为对于心绞痛、心梗后、快速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高血压患者,β受体阻滞剂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而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对于老年高血压、周围血管病、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心绞痛、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也很有效。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正确选用降压药物,并定期到门诊测血压、做心电图,心脏抑制的不良反应是可以减少或避免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