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降压药注意不良反应:心脏抑制
(2009-03-03 17:57:43)
标签:
降压药物副作用注意健康 |
分类: 健康小知识 |
心脏抑制是指心肌收缩力受抑制、房室传导时间延长、心动过缓等。心脏抑制主要见于患者单用β-受体阻断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这两种降压药治疗高血压时,或是两者联合应用时。那么,这两种药物是不是就不能使用了呢?当然不是。
β-受体阻断剂类药物使用不当可能产生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甚至窦性停搏等不良反应。和β-受体阻断剂一样,钙离子通道阻滞剂也具有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等不良反应。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以地尔硫和维拉帕米为代表的非二氢吡啶类药物,另一类为二氢吡啶类药物,主要包括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其中地尔硫和维拉帕米更容易导致低血压、心动过缓和心脏传导异常等不良反应,而二氢吡啶类则较少引起心脏抑制,当降血压作用较强时有可能反射性地引起窦性心动过速。目前,大多数高血压患者使用的钙离子拮抗剂都是二氢吡啶类,所以心脏抑制比较少见。
据美国的一项研究报告,使用这两种药物出现不良反应主要是由于用法不正确。那么应该如何正确使用这两种药物,从而避免或减少这两种药物引发的心脏抑制呢?
小剂量开始
缓慢停药
谨慎联合用药
有些患者可能会因为担心心脏抑制而拒绝服用这两种药物,实际上大可不必。因为对于心绞痛、心梗后、快速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高血压患者,β受体阻滞剂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而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对于老年高血压、周围血管病、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心绞痛、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也很有效。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正确选用降压药物,并定期到门诊测血压、做心电图,心脏抑制的不良反应是可以减少或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