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糖尿病患者摆脱抑郁

(2008-02-24 13:15:14)
标签:

糖尿病

抑郁症

健康

分类: 健康小知识
    在日常的工作中,经常碰到许多患者,不同程度患有抑郁伴焦虑,其中许多都是糖尿病的患者。国外研究报告,糖尿病患者抑郁症发病率是非糖尿病人群的2~3倍,糖尿病患者中约20%~30%抑郁症,约40%伴抑郁症状。随着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联合抗抑郁和抗焦虑药物综合治疗糖尿病非常重要。

   目前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不良情绪会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预后,使用抗抑郁及抗焦虑药物不仅能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负性情绪,还能显著改善糖代谢。其原因可能与患者对糖尿病治疗的依从性改善,负性情绪导致的胰岛素抵抗减轻有关。因此临床医师应在治疗糖尿病患者躯体疾病的同时,更多关注他们的情绪反应。

   抗抑郁药物主要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苯乙肼、吗氯贝胺,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丙米嗪、多虑平等,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等,5-HT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以及去甲肾上腺素能与特异性5-HT抗抑郁药物米氮平等。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和三环类药物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和三环类抗抑郁药抗抑郁疗效确切,并且有研究报告阿米替林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疗效优于再吸收抑制剂。但此类药物有镇静作用,并可能引起体重增加和心血管系统损害,因此不被作为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的首选抗抑郁药。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是目前常用的抗抑郁药,其中研究较多的是氟西汀和帕罗西汀。这类药物疗效确切,对心血管和肝肾副作用少,能降低血糖、减轻体重、缓解糖尿病神经性疼痛,并且患者依从性好。

   这类药物不仅能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还有助于血糖控制和并发症的治疗。国内外研究报告,患者服用氟西汀2周后抑郁症状开始减轻,12周后抑郁焦虑症状明显改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降低。氟西汀与降糖药物有协同作用。帕罗西汀可使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增加,增加降糖药物的疗效。

   这类药物常见的副作用是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5-HT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是5-HT和去甲肾上腺素双受体抗抑郁药物,起效较快,疗效与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相当,副作用少。文拉法辛主要副作用是胃肠道症状和血压升高。度洛西汀是首个获FDA批准用于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痛的抗抑郁药物。
   国外研究报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除有效缓解抑郁症状外,还能通过神经内分泌机制降低血糖。

           去甲肾上腺素能与特异性5-羟色胺抗抑郁药物

    特异性5-HT抗抑郁药物有加强去甲肾上腺素和5-HT神经功能的双重机制,其代表药物米氮平可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活性下调,有利于血糖控制。米氮平对胃肠道副作用少,对性功能影响较再摄取抑制剂类药物小,有镇静作用,对老年患者安全性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