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必须注意自己的血糖,警惕糖尿病!

(2007-12-13 19:30:56)
标签:

健康/保健

糖尿病

早发现

早治疗

分类: 健康小知识
      因为进入冬季,脑血管病发病率非常的高,病房每天都是床位非常的紧张,有时都要加床,急诊病人也多,病情重,为了抢救治疗,就是加床也要收治。因此医生护士的工作量是可想而知的了。今天白天我们病房就连续收入了12位住院的患者。下午,病房来了一位老年患者,是家属用平车推入病房的。因为今天来的病人较多,我去其他科室会诊回来后,就带一位实习的医生接诊这位患者。
  女患、67岁,详细询问病史:十三年前患有脑出血(脑干、丘脑),经治疗遗有右侧肢体运动受限,在他人帮助下勉强可以行走,但是生活不能自理。十几年未在就医和进行身体的检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于四天前,患者出现言语含糊,站立困难,时有尿失禁,与12月8日前来就诊,头部CT示脑干,左侧丘脑软化灶,双侧基底节多发腔隙脑梗塞,医生建议住院观察和治疗。家属及患者本人不同意,要求自行回家输液治疗(有连续两次的门诊病历记录),液体不知用的是葡萄糖还是生理盐水?于12月9日患者出现左侧上肢不自主的抽搐,伴有尿失禁,无意识障碍;昨日患者再次出现左上肢抽搐,嗜睡,进食差,家属来院就诊后收入我科病房。
   查体:血压160/90mmHg,意识呈嗜睡状态,轻度脱水貌,言语含糊不清,不能配合查体,双侧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存在,额纹及鼻唇沟对称,右侧肢体肌张力低,右上肢肌力0—1级,右下肢肌力3级,左侧肢体肌张力正常,肌力4—5级,右侧膝腱反射活跃,左侧病理反射阳性,双侧足跟部可见5x5水泡,心率92次/分,节律规整,双肺呼吸音清晰。入院后再次复查头部CT,与12月9日比较未见新的病灶。虽然家属一再否认糖尿病史,但是患者双侧足跟部的水泡引起我的高度注意:是不是糖尿病大疱?为什么患者出现单侧肢体的抽搐,意识为嗜睡状态,尿失禁。脑内没有新的病灶。我立即嘱咐实习医生急检血糖、血常规、血离子、心电图、尿常规等,同时监护病情。急检的指尖血糖为Hi值!半小时后急检项目回报:血糖 45 mmol/L,血钾3.2 mmol/L、血钠 166 mmol/L、血氯 132 mmol/L,血白细胞 13.6  10~9/L。渗透压 390mOsm/L。
   立即请内分泌科会诊,静脉输入胰岛素降低血糖、缓解高渗现象、大量补液、鼻饲饮水、纠正电解质失调、抗炎等等一系列抢救措施后,决定转入内分泌科继续治疗。
   根据结果,这位老年女患目前是糖尿病高渗状态,血糖明显增高达45mmol/L,血钠血氯也增高,随时可能出现高渗性昏迷。高血糖可以出现肢体的抽搐,意识障碍,尿失禁等等。因此我们医生不能光依靠患者的既往史,没有糖尿病就忽视了血糖的检查,如果按照以往正常要明天早上空腹才检查各项血液化验,那这位患者就会有生命的危险。
    通过这位患者,作为医生要引以为戒,老年患者入院必须急检血糖;作为老年人,不管有没有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的症状,每年要例行体格检查和做血液的化验,有病治病,无病防病!千万不要像今天这位患者,糖尿病到如此地步才来就诊,险些丧了性命!
   高渗性昏迷是一种常发生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急性并发症,在1型糖尿病病友身上比较少见,临床表现与酮症酸中毒相似,只是尿中没有酮体,少有酸中毒。由于血糖和血渗透压很高,患者很容易发生昏迷,一旦发病,死亡率也远比酮症酸中毒昏迷为高。处理和抢救的原则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相近。高渗性昏迷的常见诱因  1 、有糖尿病而毫无察觉,没有采取正规的治疗,甚至因其他疾病而误用高糖输液,致使血糖显著升高。 2、 应激:有感染、心绞痛或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等,高血糖高渗状态(HHS)是最常见也是最危重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之一。HHS这一名称与以前一直沿用的“糖尿病高渗昏迷”和“糖尿病非酮症综合征”略有不同,因为患者在出现高血糖、高渗时可不伴有昏迷,而有些HHS患者也可合并轻到中度的酮症。HHS诊断标准包括血糖显著升高,血浆有效渗透压大于320 mOsm/L.动脉血pH>7.3,不伴或伴有轻度的酮症。

    该患者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状态诊断明确。

   HHS的死亡率达10%~50%,远高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死亡率。HHS的死亡率与年龄成正相关。有人报告,年龄超过80岁的患者,死亡率可高达50%。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是死亡率的唯一有效预测因子。由于HHS的患者往往合并其他疾病,其真正死亡率仍然难以估算。HHS的起病较缓慢。

    对血常规的解释 (血白细胞 13.6  10~9/L):感染是HHS最主要的诱因,近20%~55%的HHS患者以此为首发表现,尤以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为常见。此外任何应激状态,如心血管事件、急性心梗、外伤、用药不当等都是易患因素。从该患者病程看,未发现明确诱因。患者入院时白细胞计数偏高,这可能同应激和脱水使白细胞计数相对升高有关。但考虑感染是HHS最常见的诱因,并且许多患者即使存在严重感染,也可能表现为体温正常甚至低体温。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血管收缩、相对胰岛素缺乏导致产热能力降低、脱水导致周围循环不佳,以及某些老人的发热中枢不敏感。鉴于此,虽然患者入院时体温正常,但仍有可能存在隐匿感染,今天刚刚入院,一些相关检查有待进行。    

    对血电解质变化的分析: 高血糖是导致高渗性低钠血症的重要原因。随着血糖的升高,水从细胞内液进入细胞外液,使血钠呈稀释性下降。为更确切地了解患者体内脱水程度应计算校正后的血钠值:血糖超过5.6 mmol/L时,血糖每升高5.6 mmol/L,血钠下降1.6 mmol/L。校正后的血钠如果超过140 mmol/L,则提示存在严重脱水。

   由于患者的血糖高达 45 mmol/L,测得的血钠为166 mmol/L。这一方面提示患者脱水严重,更可从中推断当血糖降低后,患者的血钠可能会进一步升高。有待监测血离子变化。 高血糖导致渗透性利尿,大量电解质随着尿液丢失。然而在起病之初,患者血钾可能正常甚至偏高。这是由于高渗、酸中毒、胰岛素不足使血钾随着水分由细胞内向细胞外转运。如果患者在高血糖时反而表现低血钾,则往往提示严重失钾,该患者入院时血钾为3.2 mmol/L,虽血糖较高,但考虑到应用胰岛素后血钾会由细胞外向细胞内转移,血钾可能进一步降低,因此在严密监测血糖的情况下,给于胰岛素静点和补液,纠正电解质等等一系列治疗。    

   如何补液? HHS患者一旦诊断确立后应立即补液。一般情况下HHS患者的治疗首先是给予低渗盐水或生理盐水,补液的速度和液体的选择需根据患者的心肺功能、脱水程度、有效渗透压来谨慎决定。一般对于心功能正常的患者第一小时内静脉输入1000 ml液体,以后根据患者的反应、血压、尿量等以每小时500—1000 ml的速度输入液体。但是这样的补液速度显然不完全适用于心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稍快的补液就可诱发严重心衰。然而,如补液不足就又不能纠正患者的高渗状态,亦将导致病情的恶化。因此,意识清楚的患者,要大量的喝水,意识不清的患者给与鼻饲饮水。尽快纠正脱水和高渗状态。

   通过这位患者,作为医生要引以为戒,老年患者疑为脑血管病的入院时,必须急检血糖;作为老年人,不管有没有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的症状,每年要例行体格检查和做血液方面的的化验,有病治病,无病防病!千万不要像今天这位患者,糖尿病到如此地步才来就诊,险些丧了性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