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大事小事爱心救人精神 |
分类: 身边事 |
◆ QQ群里看到求救信息◆
这事得从9月14日上午说起,当时中国美术学院艺术设计职业技术学院环境艺术系05展示班的学生毛陈冰正在“稀有血型”QQ群浏览,突然群里跳出了一条求救信息:贵州省黎平县一名29岁的农村孕妇杨昌花,因宫外孕大出血,急需AB型RH阴性血救命,而当地无法找到该稀有血型,目前正在用营养液维持着,生命危在旦夕。
巧的是,毛陈冰的血型正是AB型RH阴性。想到远方那危在旦夕的生命,她坐不住了。“刚开始,我怕受骗,后来经过电话核实,知道确有这么回事,就决定一定要过去救命。”昨天中午,毛陈冰回忆说。
毛陈冰的老家在温州平阳一个小镇,弟弟在四川上大学,妈妈是家庭妇女,一家人的生活全靠她爸爸做点小生意维持。毛陈冰今年的学费才交了一半,身上只剩几百元生活费,没有多余的钱买去贵州的飞机票。但时间耽误不起,毛陈冰向几个同学借了700多元,凑足了1500元路费。
◆借钱千里奔赴贵州◆
当天,从杭州到贵阳的机票已没有了,为了尽快赶到贵州,她当即从杭州乘火车奔赴上海,赶到虹桥机场的时候,还是离最后检票时间晚了5分钟。机场工作人员得知毛陈冰是去贵阳救人的情况后,立即开通了“绿色通道”。
当晚9点半,毛陈冰乘飞机赶到了贵阳。人生地不熟,在机场她花了2个小时才和受助者杨昌花的亲属碰上面。
杨昌花的家属见了她,既喜出望外又焦急万分。黎平县离省城贵阳还有460多公里,当天已没有去黎平的班车了。
15日早上8点多,毛陈冰他们匆匆乘上最早的班车,在云贵高原颠簸了近10个小时,于下午6点半终于赶到杨昌花住院的黎平县人民医院。
◆献血时突然晕倒◆
“当时,看到医生和病人家属都很焦急,我就要求立即献血。”体重只有48公斤的毛陈冰,坚持要献400毫升血。医生说,她身体单薄,没有同意。在抽完200毫升血后,毛陈冰再次要求献血,拗不过她一次次的请求,医生又一次把输血针扎入了她的手臂……
连日的奔波,又没有好好休息,毛陈冰在抽到240毫升鲜血时,突然晕了过去。
清醒过来,她继续要求抽血,这一次院方考虑到她的生命安全,坚决不答应。
“当时,病人失血有近3000亳升,看到病床上昏迷不醒的杨大姐,真的希望自己多献点血,好尽快救她,可是很惭愧,身体弱了点,不争气。”昨天,毛陈冰说起这段经历,语气中还是充满了遗憾。
献完血后,毛陈冰平静地回到了杭州。一直到黎平县有关方面传来消息,老师和同学们才知道毛陈冰的事迹。在毛陈冰看来,她做的事情很简单,但却感动了成千上万的人们。
在社会价值的评判体系内,我们对一个人所作贡献的褒奖程度,形成各种不同的标准。对于英雄概念的理解,通常也是这样。像视死如归的舍生取义者、救助他人的见义勇为者、长期坚守的默默奉献者,等等,他们都镌刻着很明显的楷模烙印,从而形成一种普遍的英雄认同。而毛陈冰则不然,作为一个涉世不深的学子,她在短时间的这种决定,人们用平视的目光对她作出的客观评价,恰如其分同时会更加印证她本身的率真、单纯和天然。
中国人有“善小为之”的传统理念。事实上,很多个人的“小”,对受助者来说,却是一个无边的“大”,比如,毛陈冰几百毫升的血,救了一个人的命;爱心奉献的几百元钱,可以帮助一个孩子完成学业甚至彻底改变他们的人生;甚至几句将心比心的良言,也能挽回一个绝望的人…